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东方养生》 > 2012年第3期
编号:12203612
论“故居”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日 《东方养生》 2012年第3期
     龙年春假,借探访之便,拜谒了中国文化先贤胡适、林语堂和钱穆三位大师的台湾故居。期间,恰值大陆舆论争议北京梁林故居的动拆是非,不禁感慨万分!

    “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从提倡白话文到批判旧礼教,从“整理国故”到“全盘西化”。胡适不但是提倡者,也是总结成果的人。他所代表的清流和理性,已经成为了中国现代公知的思想“基因”。只要中国人对自由、民主、理性、科学的追求不死,胡适思想就有它不死的时代意义。

    台湾南港的胡适旧宅现为故居,隔壁是美国友人C.V.Starr先生捐建的陈列馆,都在中央研究院内。胡适公园也是墓园所在地,在中央研究院门外对面小山的缓坡处,总体构成了胡适纪念馆。现由中央研究院管理,供后人缅怀。

    1958年一1962年,大师在南港住宅,度过了任中央研究院长的最后五年岁月。

    “眼前一笑皆知己,座上全无凝目人”。读着流淌的诗句,仿佛间遇见了幽默的大师,诉说着智慧的语言和精妙的生活哲理。

    林语堂故居坐落在台北阳明山腰。1966年,林语堂先生回台湾定居,蒋公赠其阳明山宅地住用。他亲自设计了这所地中海风格的房屋,并把书房命名为“有不为斋”。十年后,大师去世,也葬在了屋邸的后花园。为纪念林语堂先生的文学成就,并得助于林夫人廖翠凤友士捐赠的大师藏书、著作、手稿及遗物,当地政府在大师旧居成立了“林语堂纪念图书馆”,1985年正式对外开放。后更名为“林语堂故居”,现由东吴大学管理。

    “一园花树,满屋山川,无得无失,只此自然。”是钱穆先生人生境界的最佳写照。亦诗亦德,似梦似真。

    钱穆先生1967年由港来台,次年迁入台北阳明山外双溪素书楼现址,地近台北故宫博物院,与东吴大学为邻。1990年,大师因故迁出素书楼,同年8月,寿终于台北杭州南路寓所。

    为纪念大师“—代儒宗”之成就,当地政府以文史哲学术研究重镇为定位,广纳中国文化共享之空间理念,逐将素书楼辟为“钱穆故居”,亦由东吴大学管理,供后人追仰。

    徜徉在静静的先贤旧屋,才饮一杯清茶,恍惚间已走过时空隧道。你曾可想过,在不久之前,他咬着烟斗,埋首桌前,用笔渲染出动人的天地。你可知道,在这窗前檐下,他也曾驻足,让思绪飞过对面的山峦。最神奇而真切的感受,其实他就在这里……

    回想少年求知的悲催时代,不知道中国有林语堂、钱穆、梁思成、钱钟书,因为他们有的在台湾,有的在“改造”,但知道有个“坏人”叫胡适之。感谢邓公!让我们知道现在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其实他们很多的坚守,是来自这些大师们振聋发聩的思想源动。钱穆先生88岁高龄在素书楼最后一次给学生授课,说的最后—句话是:我们是中国人,不要忘了中国。,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