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东方养生》 > 2012年第7期
编号:12253343
小津安二郎:日常生活的史诗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1日 《东方养生》 2012年第7期
     《独生子》世事难如人意

    家庭剧的题材很狭窄,很容易拍小了。但小津恰恰一生都乐此不疲于家庭剧,并且喜欢将一个题材重复拍,反复拍,类似于一唱三叹,从而将这个题材拍成精湛的杰作。在小津的作品表里,早年的《浮草物语》在后期被翻拍成彩色的《浮草》,《秋日和》可以看作是《晚春》的变奏,彩色版的《早安》以轻快的节奏重复了《我出生了,但……》的主题。我们也可以说,他中期的佳作《独生子》,已经触碰到了后来的伟大作品《东京物语》的主题:家庭的崩解离散,以及,人生终将归于孤寂落寞。

    一位住在日本中部信州的寡母,含辛茹苦供儿子到东京上大学,期望他能出人头地,为此不惜卖掉家里的房屋和田产。后来她终于有机会到东京去探望儿子,却发现他只是住在东京的郊区,干的是一份夜间代课教师的低微工作,而且已经娶妻生子,过着清贫的生活。儿子的状态显得很颓唐,对母亲说东京实在太大,他没办法达成自己的理想,辜负了她的期望。

    母亲虽然劝儿子不要灰心丧气,但她自己的心里,却有着一种期望落空的难言苦涩。在母子两人蹲在野地里的一场戏里,母子相顾无言默默看着天空,将这种失落之情表露无遗。小津的电影,说到底,处理的是人如何面对欲望和情感的失落,最后都必然是认命和默默承受。影片的结尾,母亲回到了乡下,面对不可知的未来,银幕上下都一片黯然。

    做父母的为儿女出人头地牺牲了自己,最终儿女却未能成为他们所期望的了不起的人物,《独生子》表现的这个主题,在后来的《东京物语》有着更深刻的描绘。两部电影都涉及了空间(从乡下到大都市)的迁移,以及更深刻的社会变迁的内容,这双重的迁移,反映出日本整个社会急速向现代化迈进时造成的剧烈痛苦的后果,这样的急速现代化,对个体带来了难以言喻的创伤和悲剧性的命运。

    这是小津的第一部有声电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