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东方养生》 > 2012年第10期
编号:12348835
太极旗下的中华礼仪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东方养生》 2012年第10期
     对于今日的韩国人来说,朱子家礼中的冠婚丧祭四礼仪,并不是“古装穿越秀”,也不是不知其所以然的“民俗”,而是儒家人生观的具像化体现。

    众所用知,世界上不少国家的国旗包含有宗教标志。比如基督教国家爱用十字架图案,而穆斯林国家则多有新月、清真言等。但大家是否曾经留意,有一个国家,采用儒家的标志作为自己的国旗?这就是我们的东邻韩国。

    此旗的由来是这样的:清光绪年间,朝鲜国派遣使臣前往日本,临行才发现没有国旗。朝鲜希望清廷准许他们使用清国的黄龙旗,而清廷回覆:作为藩属国,朝鲜只能使用四爪龙旗而不能用五爪龙旗。无法用现成的黄龙旗,临时赶制四爪龙旗又来不及,当时的高宗国王采纳了朝臣朴泳孝的意见,以简单易绘的太极为中央图案,乾、坤、离、坎四卦施于四角,遂成为滑用至今的太极四卦旗。

    按照儒家的传统观点,伏羲画卦为人文之始,解释卦象的《周易》则被称为五经之首。而太极图由宋朝周濂溪先生始为之说,经过二程和朱子的阐发,成为性理学的标志。太极象征着宇宙的本元和初始,卦象意味着万物的生发和运作规律。就儒学的历史而言,画卦为道统的开端,太极图所代表的理学则为圣学之大成。
, 百拇医药
    理学于高丽时代传人朝鲜半岛,在李氏朝鲜成为国本,五百年间塑造了东国人民忠信仁义的精神。而如今飘扬在韩国上空的太极旗,正是这一传统活生生的见证。

    汉字兴废与民族精神

    凡是去过日韩两国旅行的中国人,都会有这样的印象:日本处处可见汉字,而韩国的“圈圈字”却让人完全无法理解。为何会有这种差异呢?故事要从谚文的创制开始说起。朝鲜第四任国君世宗庄宪大王有感于当时很多普通百姓不懂汉字,下情无以上达,故而创制了二十八个拼音符号,称为“谚文”,其性质类似我国的汉语拼音。世宗的本意,只是为没有受过汉字教育的民众提供一种简单的书写方式,绝无以此取代汉字的打算。

    二战后,韩国摆脱日本殖民统治而独立,随着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韩国政府数度下令废除汉字教育,单用谚文。这种政策造成今日大多数韩国人缺乏汉字阅读能力。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切身体会到纯表音文字的弊端——同音词无法区分,导致书写中大量出现歧义现象,本国的古书不经翻译就无法阅读,传统礼仪和书法艺术中的汉字全成了看不懂的“外文”。更重要的是,现代韩语中有至少百分之七十词汇来自汉语,废止汉字使得人们无法直观地理解这些词的构成和词源,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建立“语音”和“语义”之间的联系。
, http://www.100md.com
    所谓物极必反,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韩国出现了“复兴汉字”的呼声。在许多民间团体和个人的努力下,如今已经有学校不同程度地恢复了'汉字课程。只是如今教育部门的掌权派多属“不识汉字的一代”,因怕汉字复兴会影响自己的地位而坚持反对全而恢复汉字教学。虽然汉字兴废的争论还在进行中,但从普遍民意来看,可以乐观的相信,汉字和它所代表的儒家文化,正在逐步地在韩国乃至整个东亚复兴。

    长幼有序和尊齿重爵

    随着韩剧的流行,很多中国观众留意到,与忌讳谈论年龄、职业的西方人相反,在社会交往中,韩国人必须了解他人的岁数和职位,以此决定称呼、是否说敬语、餐桌上的位次等。对于这一切。我国人可谓是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因为这正是我国“长幼有序”“尊齿重爵”传统活生生的体现;说陌生,因为这些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却已鲜见。

    在程朱理学看来,在“理一”的层而上,人与人固然都是平等的,因此“人背可以为尧舜”;但在“万殊”的层而上,每个人又都有其特殊性,所谓“不齐,物之情也”,因此人必须要别男女,分长幼,正名分,饬彝伦,以此成就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
, http://www.100md.com
    尊重长者,敬老爱幼,并不违背西方价值观,故而现代人多能接受。至于“尊敬长上”“重爵”,则往往被看作是“谄媚”“马屁文化”“官本位”而遭批判。然而在儒家传统中,出于对人陛本善和天人一体的深厚信仰,并不认为世间政治是一种“不得不加以容忍的恶”。相反,中文中的“政治”,就是“治之以正”的意思,设官分职则是天工人代的神圣行为。作为个体的官员,有时候可能是颟邗之辈甚至奸邪小人,但他的职位本身,乃至整个国家体制,则不单是保证社会正常运作必须的设置,更是上天之大命在人间的显现,是必须加以敬重的。

    儒家文化对现代韩国政治最大的贡献可能就在于这种“中道”的态度:一方面,以“匹夫有责”的主人翁意识和“身土不二”的乡土情感积极参与国家的建设;另一方面,并不因为现实生活中种种不如人意的情况而陷入虚无主义,轻易地对现存体制全盘否定,而是在直言诤谏的同时不失温柔敦厚之心。

    慎终追远和家礼祭祀

    在韩国居住过,或者和韩国人有过交往的人都知道,韩国人生活中的大事之一就是“jesa”。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某人说:“明天是我父亲的jesa,因此必须赶回故乡。”他们口中如此重要的“jesa”,用汉字书写出来就是“祭祀”。既然李氏朝鲜五百年间,性理之学是国家学术的正统,那么朱子家礼,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官民士庶的礼仪规范。至今韩国守礼之家的祭祀次第仍严格遵循朱子家礼的仪程:卜日、告祠、出主、参神、降神、陈馔、三献、侑食、阖扉、启扉、进茶、辞神、饮福受胙、告利成。主人穿着朱子深衣或者明制直身,以“祭神如神在”的端肃,一丝不苟地领导家众完成这一切步骤。神位上以汉字写着考妣的尊号,祝文则依宋礼明制,以工整的文言文写成,用传统吟诵调子唱出。我国人若身临其境,不免有恍然重见大明衣冠、汉家威仪的感觉。
, 百拇医药
    对于今日的韩国人来说,朱子家礼中的冠婚丧祭四礼仪,并不是“古装穿越秀”,也不是不知其所以然的“民俗”,而是儒家人生观的具像化体现。世界各大宗教、哲学,多以“我”为本位,思考“我灵魂的救赎”“我痛苦的止息”乃至“我究竟是谁,从何而来,往何处去”之类的问题,并试图给出解答。而儒家传统中,人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或者孤独的自我,而是伦理的存在。人之为人,在于他是丈夫、妻子、父亲、儿子、君长、属下、兄弟、朋友。人格的成就,人心的安顿,在于如何尽好这一切身份中应有的义务,在伦常日用之间守命共时,执中行道。

    冠礼标志着童子成为成人,从此他将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君、为人臣。婚礼不是两个人的海誓山盟,卿卿我我,而是上继宗庙,下启后世,中结好二姓的神圣结合。丧礼既不许因为过度哀痛而伤害身体,也不许因为懈怠而轻慢亡者,却是以中道的精神来面对人生的终结这一大事。作为四礼的高潮和大成,祭祀则集中地体现了礼仪的义理:祭祀的冠服显示这是成人而非童子的义务;主人主妇共同事奉宗庙体现了作为五伦之始的夫妇之义;被事奉的对象是去世的亡者,表明祭礼是丧礼的成就和升华。

    通过践行这些礼仪,韩国人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不是一个原子式的“自由的个体”,而是上可溯于祖先,下可延于子孙,中归属于家庭、宗族、国家的“天地之性最贵者”——大写的人。修身、齐家、治国对于他们来说,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脚踏实地的事情——礼者,履也。, http://www.100md.com(闵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