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生活》 > 2006年第12期
编号:11334996
肖照(1)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1日 《食品与生活》 2006年第12期
     上海老话称照片为“肖照”。肖照,其实这个词语十分贴切,而且很文艺,很雅。

    上海大约是全国最注重拍“肖照”的一个城市。

    1839年8月19日法国人路易·达盖尔在一块光滑的涂有感光乳剂的金属板上,经过照相机的感光,再通过药液的化学作用,拍出世界上第一张照片。

    19世纪50年代,中国还在咸丰年间,上海已开设出全国首家照相馆“公泰”,经营者罗元是个广东人,曾为清道台吴健彰的会计司。那时拍照片收费昂贵,直到20世纪20年代,一张全身小照片要收大洋一两块,当时一担米不过卖三块大洋。故而现今拿得出20年代照片的人家,多为旧时望族富有人家之后。

    照片刚在上海问世时还不兴拍风景或静物,多为人的肖像,照片是人的肖影的克隆,故而上海话称为“肖照”实在十分贴切。

    直至清末,上海地区的照相业已十分发达,以至后人都公认,中国的照相业是从上海开始。1905年出版的《绘图游历上海杂记》也曾作以记载:“照相之法,出自西人,传于上海……”

    查考上海近代史,我们可以发现,但凡中华第一的西方现代文明,永远是在上海萌芽破土,也唯有上海的水土才适合这些西方新玩意的成长。

    不过上海的市井百姓,在摄影术刚刚传入上海时,将其视之为摄人精血的邪门歪道。传说早年的上海人唯有在每年年关上城隍庙烧香时,才去照相馆让镁光灯对自己闪一闪,然后照片也不拿就走人。为的是,将一年的晦气摄去,喜洋洋地迎接新年。难怪相传,上海首家照相馆就是开在老城隍庙,似是有理可据的。

    19世纪70年代,上海的照相业已逐渐兴隆,去照相馆留个影,一般中上等上海人家都视之为十分隆重,但不再有迷信的顾忌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