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生活》 > 2008年第2期
编号:11566529
上海色拉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1日 《食品与生活》 2008年第2期
     上海色拉是海派色拉,正如老上海的番菜,是一种源自西餐却是根据上海人的习惯口味改良的海派西餐。

    上海色拉的主要原料是土豆,讲究点的是以白煮鸡蛋切丁替代土豆,然后再根据个人喜好配入红肠、方腿甚至苹果、番茄、蘑菇等料,倒也是一片海纳百川的胸怀。

    既称色拉,色拉酱为其灵魂,一盘色拉口味的优劣全取决于色拉酱的调配技巧。

    老上海人都是自己打色拉酱的,至今笔者仍坚持自打色拉酱而拒绝口味统一的现成品。

    说来有趣,打色拉酱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海派文化慢慢形成的过程。

    色拉酱的基本原料为鸡蛋黄与橄榄油。

    我们不妨取一只正宗土鸡的鸡蛋黄,再开启一瓶意大利的橄榄油,这两样东西一土一洋、一中一西,互不搭界,但我们就要让它们非但搭界,还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们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土鸡蛋黄是申沪的本土文化,橄榄油是西方外来文化。我们打色拉酱时,将油一滴一滴加入打散的蛋黄中,而且要不断打拌那渐渐成糊状的鸡蛋黄,目的是要让蛋黄充分吸收油,与之相融。一定要顺着一个方向打拌,如果一个不觉将方向弄反了,就会“茄”,那就前功尽弃。

    “茄”这个上海方言不知该作何解释。反正,上海人指对某事某人有种抗拒性,就说“茄得得”。从这个角度讲,“茄”可指不融合、抗拒接纳,不和谐,而色拉酱中的“茄”,则是指橄榄油与蛋黄酱互相分离,不融合。

    所以调色拉酱一定要方向一致,不能张三来捣鼓几下,李四又来胡弄几下,那就变成捣浆糊而不是调色拉酱。需知“捣”这个动作是纯机械性的,只有力度缺乏智谋,而“调”,要细磨细捏花心思,不断观察、不断调整。

    即使“调”,也不能调得太快,一来是怕蛋黄酱不易吸收,二是怕因此会令温度过热也会“茄”,补救办法是加少量冰水,让其降温。

    就这样,一只土鸡的蛋黄与舶来的橄榄油合成一种全新的食物——色拉酱。

    我们往往会在色拉酱中加点白胡椒粉,再加点醋,这两种元素都是挥发性较强又带有强烈“洋”味的,属画龙点睛之笔,令色拉的“洋”味更重一点。我通常还会加点醋渍红菜头,又美观口感又好。

    上海色拉还是照顾了上海人不大习惯生冷及过于清淡食物的习惯,口味较浓,口感酥腻,是一道很典型的经改良的西式菜肴,这就叫海派。

    说起来,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西方生活也随之开始渗入上海市民的生活中。

    凭心而论,上海人传统上对洋人洋文化,从心理上是有点“茄得得”,如土鸡蛋和橄榄油风马牛不相及,但一是为了生存,二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上海本土传统文化在强大的外来元素冲击下,做事讲究稳妥又有创新愿望的上海人,不会让自己既定的生活方式来个疾风骤雨式的冲击,而是如同我们调制色拉酱那样渐入佳境。从“茄得得”进入水乳交融式的共和,从而制造出这味独一无二的上海色拉——海派文化,一种全新的既不属传统又非西方的城市文化。, 百拇医药(严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