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生活》 > 2009年第2期
编号:11726557
扬州鸡汤面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日 《食品与生活》 2009年第2期
     人食切面类,以油、盐、酱、醋等作料入于面汤,汤有味而面无味,与未尝食面等。予独以味归面,面具五味而汤独清,如此方是食面,不是饮汤。

    ——[清]李渔《闲情偶记》

    自打汉朝那会儿起,中国人的餐桌上就多了一大门类的食品,这就是后来的面条,只不过那会儿它的名字不叫面条,叫汤饼。打这以后,这种柔软细长的面食就像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一般,开始在中华大地上逐渐演化出各种纷繁复杂、数不胜数的名堂来。终于有一天,当各地人们的市场意识越来越强烈时,人们开始意识到,该给这些汤饼的子孙们来个“华山论剑”了。

    北方炸酱面、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湖北热干面,这是目前公认的中国五大名面。而当初这五大名面的成名,起决定性作用的实际上并不是它们的味道和工艺手法,而是它们所影响的消费群体到底有多大。换句话说,这五大名面当初是靠“捧出来”而不是靠“打出来”的。

    在中国,“最好吃的面条”和“最有名的面条”可能并不见得是同一回事,这一点与如今的演艺界颇有几分相似之处,那就是:如今最为当红的明星,往往并不是表演功力最深的演员。信不信是您的事,反正的确有那么一些人是这么认为的:

    “天下面条不管他怎么做,总跳不出面、汤、哨、熟这四个字的如来佛掌心。谁能把面条做好,就看他在这四个字上做了多大的文章。这就像唱戏的一样,不管你名头到底有多大,说到底,看的还是个念、唱、做、打。”

    说这话的人您可能不认识,他叫陈恩德,当今淮扬派白案面点的掌门人。当然,如今几乎没什么名气的扬州面条,您大概也是不认识的。

    清朝嘉庆年间,成都人费执御来扬州品尝了面条以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6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