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新知杂志》 > 20119
编号:13762612
HIF-1α和VEGF-C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日 吕宝军 谢小铭 苟新敏 王晓鸿
第1页

    参见附件。

     肿瘤淋巴管转移的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肿瘤组织中是否除了新生血管外还存在新生淋巴管,后者是否同新生血管一样,也为肿瘤提供了转移通道,虽然淋巴管对肿瘤转移的作用非常明显,但由于长期缺乏适当的淋巴内皮特异性标记物和对淋巴管生成因子的认识,使得我们对肿瘤淋巴管生成的研究相对滞后于血管生成。VEGF最早于1983年由Senger[4]等从Line-10荷瘤豚鼠的癌性腹水和瘤细胞培养液中提纯出某种能增强微血管通透性的物质。VEGF家族的不同成员作为内皮细胞重要的调节子,控制着血管生成、淋巴管生成、血管通透性以及内皮细胞的存活,到目前为止,哺乳动物细胞VEGF家族族成员含有VEGF-A、VEGF-B、VEGF-C、VEGF-D和VEGF-E等。近年研究表明VEGF-C表达与恶性肿瘤淋巴管生成和区域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密切[2]。

    我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C表达情况的研究,分析HIF-1α和VEGF-C表达的相关性,明确HIF-1α参与肿瘤淋巴结的转移,从淋巴管生成的角度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道转移机制,完善和补充了肿瘤浸润转移的理论,为寻求抗肿瘤治疗的可能途径提供实验依据和新思路。我们的结果表明HIF-1α和VEGF-C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高表达,HIF-1α和VEGF-C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说明了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HIF-1α促进了VEGF-C的高表达,提示HIF-1α参与了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管的形成以及肿瘤细胞的淋巴转移,其具体机制尚待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湛,黄壮士,苏彦河,等. HIF-1α、Caspase-3及Survivin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9,3(5):13-16.

    [2] Dadras SS, Paul T, Bertoneini J, etal. Tumor lymPhangiogenesis: A novel Prognostic indicator for cutaneous melanoma metastasis and survival. Am J Pathol, 2003, 162(6):1951-1960.

    [3] Hao J, Song X, Song B, et al. Effects of lentivims-mediated HIF-1 alpha knockdown on hypoxia-elated cisplatin resistance and their dependence on p53 status in fibrosarcoma cells. Cancer Gene Ther, 2008, I5(7):449.

    [4] Senger DR, Galli SJ, Dvorak AM, et al. Tumor cells secrete a vascularpermeability factor that promotes accumulation of ascites fluid. Science,1983; 219(4587):983-985.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