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新知杂志》 > 20119
编号:13762716
对CCU病房235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心理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日 付丽慧
第1页

    参见附件。

     (河北省涿州市医院心内科 河北 涿州 072750) 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87-01

    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现代医学模式将人的健康、疾病现象视为一种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而,使人们将心理因素对疾病的作用与影响上升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在进行心电监护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对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进行监测,重点在临床护理中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个体分析,施行了一系列相应有效的护理方法,使患者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从而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室自2011年2月1至2011年8月1日止,共收治203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其中男性139例,女96例,最大年龄86岁。监护时间一般为3-4天,最长时间为12天。

    2 结果分析

    在临床观察中,我们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见附表。

    附表 各种心理特征 

    

    从附表可以看出,病人进入CCU病室后,有多种不同的心理变化,主要以紧张、急躁心理为多,其次为焦虑、忧郁心理,其它各种表现,如思念、悲观、失望、开朗等为次之。由于监护病房的特殊环境和监护仪器使用发出的连续响声,也常常会导致患者产生孤独感、恐惧感等。

    3 护理对策

    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由于情绪和心理状态的改变,使之血中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心肌需氧需血量猛增,冠状动脉供血明显不足;儿茶酚胺分泌量增多,也可激发心肌异位兴奋灶的兴奋性而出现心律失常[1],使得原发病加重或者药物疗效差。所以,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