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11年第12期
编号:12089789
一个医者的心如何安放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5日 《人人健康》 2011年第12期
     前一个时期,辗转收到一位医生写给我的信。他叫崔珩,我差不多应该是9岁那年认识他,在我母亲的病房里。他是母亲的主治医,和母亲很聊得来,对我和妹妹们也十分友善,我们那时都称他崔叔叔。母亲是高中语文老师,性格坚强,是个责任感很重的人,记忆中似乎没有多少母亲的笑声。在岁月的走廊里细细搜索,病床上的母亲跟崔医生好像常聊一些文学艺术方面的事,这时的母亲就像换了一个人,心情愉快许多。

    母亲住了一年多的医院,终因心脏病、高血压、肾病等多种疾病缠身,于1978年正月十三晚上突发脑溢血辞世。没有给家人留下一句告别的话,那年母亲34岁。

    医生崔珩给我的信里抄录了一首他写的诗——《献给蔡淑琴老师》

    寒云遮月落悲风,瑶琴音绝失友朋。

    满腔碧血育花开,一片丹心铸魂灵。

    栋梁催折葬才华,直为桃李哭园丁。
, http://www.100md.com
    枉读金匮称良医,空有泪眼向新冢。

    崔叔这首诗的落款是戊午年2月19日凌晨,这一天正是母亲过世的日子。记得母亲是从晚上8点钟开始抢救的,到夜里12点多,父亲号啕大哭着被几个人架着,从医院回到家里。没妈妈了,当时还不满10岁的我,对这种失去至亲的痛苦不是很能够体会,心里隐隐的不安、害怕是比较强烈的。今天想来,这种不安其实是终其一生的。

    当年的崔叔叔如今也已是古稀之年,点击好几个医疗网站的名医之窗都有他的从医简历:毕业于北京大学,主任医师,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毒控制中心咨询专家,卫生部表彰全国职业卫生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崔叔原来在江阳化工厂医院工作,1980年代初调到南京,后来听说又去了广东的医院。几年前他携夫人回太原故地重游,在江阳宾馆小住了几日,前去看望他的人络绎不绝,不少都是当年被他治愈的患者。他那年辗转托人带话,约我前去一见。一切都无需多言,他就站在那,注视着我,说我和母亲很像,很像。我觉得自己完全能够看到这个老人的内心,过了这么久,曾被他救治过的母亲,依然被他深深怀念着。
, 百拇医药
    我是母亲的女儿,他是给母亲治过病的医生,这就是我们的关系。二十多年后的这次重逢,我自己也做了母亲。我看见他注视我的眼角潮湿了,我知道自己的眼泪也几乎就夺眶而出。他自责枉读医书,却没有挽回母亲的生命。这样的自责,在他心里一放就是许多年,我怎能不感动、不流泪。

    做《人人健康》主编已近十年,这十年,我曾面对面采访过不少非常优秀的医生,有中国发现艾滋病第一人的桂希恩教授,有第一个站在世界超声诊治舞台上的陈敏华教授,有把一生无私奉献给针灸事业的田霞教授等,还有本期“健康人物”《大医之道》主人公柴瑞霁教授。他们的医术是杰出的,他们的仁心更为世界动容。

    “百度搜索”里有一段《医生宣言》,我想在此与广大医生朋友重温——

    准许我进入医业时:我郑重地保证自己要奉献一切为人类服务。我将要给我的师长应有的崇敬及感戴;我将要凭我的良心和尊严从事医业;病人的健康应为我的首要顾念;我将要尊重所寄托予我的秘密;我将要尽我的力量维护医业的荣誉和高尚的传统;我的同业应视为我的同胞;我将不容许有任何宗教、国籍、种族、政治或地位的考虑介入我的职责和病人之间;我对人类的生命,自受胎时起,即始终寄予最高的尊敬;即使在威胁之下,我将不运用我的医学知识去违反人道。我郑重地、自主地并且以我的人格宣誓以上的诺言。
, http://www.100md.com
    这是一份世界医学协会1948年在日内瓦大会上的宣言,我喜欢这份宣言,并要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在这里,我不想评价当今社会长期紧张的医患关系,我的媒体同行们已写了很多。只想请医生朋友和患者朋友们都能够静下心来,认真读读这篇宣言,因为这才是医学的本质。

    一句“不以种族、宗教、国籍、政党、政治派别如何及社会地位的高低来区别对待患者”,其实质就是“人人生而平等”、“人人病而平等”。日内瓦《医生宣言》约定:“要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作为首要关心的事”,“对人类自其生命受胎之时起,就给予至高无上的尊重”,这才是真正的“病人至上”、“生命至上”。病情有轻重,病人无尊卑!病人要给予医生尊重和尊严,医生也同样要把尊重与尊严给病人,平等、贴心、优质、体面的医疗服务,是医患双方共同的需要,共同的付出。, 百拇医药(金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