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19年第9期
编号:13424710
从承德市《出生医学证明》应用实际出发分析其社会作用及监管服务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日 《人人健康》 2019年第9期
     【摘要】《出生医学证明》自1996年由原国家卫生部统一印制以来,承载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多。目前对《出生医学证明》的重要性已经在社会、人群和管理签发工作人员中普遍达成共识,其管理制度、监管工作、信息化应用等均逐步健全完善,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有必要对《出生医学证明》深层次的社会作用进行了解,对一些特殊案例提出解决办法,方便群众办理,满足办理需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并通过提出有效的监管方法杜绝违法违规现象,不断促进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出生医学证明;社会作用;监管服务对策

    【中图分类号】R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19)17-0266-02

    前言:

    出生登记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既与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又与打击贩卖婴儿、维护社会稳定密切相关,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出生医学证明》伴随每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出生的人走完一生,不仅是留给个人的一份宝贵档案,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资源,为制定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信息支持,为人口服务和管理提供支撑。

    一、《出生医学证明》的社会作用

    (一)承载着本质功能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出生的活产婴儿,记载着出生时的健康状况,记载着父母信息,记载着出生地点,反映血亲关系。

    (二)承载着社会功能

    随着《出生医学证明》的普及使用,管理日臻完善,成为申报户籍国籍、取得新生儿社会保障、接受医疗保健服务、入托入学、申请出国、移民、留学的依据和凭证之一。

    (三)承载着信息应用功能

    《出生医学证明》代表一个生命的起点,在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中承载着新增人口的起点,在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中承载着健康服务的起点,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规划中承载着服务配置的信息,在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中承载着性别统计的功能,在儿童健康风险因素的分析中承载着队列研究的起点。

    (四)承载着法律功能

    法律上血亲关系的旁证,甚至在涉及青少年犯罪的重大案件中,成为量刑定罪时确认被告人真实年龄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签发的特殊情况

    (一)单亲父亲

    母亲无户口和身份信息,按常理应该先由母亲办理户口登记取得身份信息后,再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时常家属不理解、解决户口登记难,要求开具单亲父亲。按照河北省规定,由父亲和孩子进行亲子鉴定,凭亲子鉴定意见书可在分娩机构开具单亲父亲的《出生医学证明》,母亲一栏划“\”,此后要加上母亲信息,母亲和孩子需进行亲子鉴定确认后方可添加。另一种情况,孩子监护人声明母亲失联,当时住院分娩时未及时开具《出生医学证明》,导致无法办理的,孩子又面临入户、上学等情况,为了减少纠纷、方便群众,签发机构按照单亲父亲进行开具。

    ()单亲母亲

    母亲不愿意提供父亲相关信息,要求开具单亲母亲的。按照河北省规定,可以给开具单亲母亲,父亲一栏划“\”。如果需要在《出生医学证明》上再加上父亲,父亲和孩子进行亲子鉴定确认后方可添加。

    (三)父母均无信息可追溯

    因各种原因无法提供父母亲信息或已经双双死亡的,依据国务院国办发[2015]96号文件“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进行入户登记。但是孩子今后入学、出国留学等需要提供《出生医学证明》时,因无法提供,如何顺应社会需求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完善有关规定。

    (四)冒用她人信息住院分娩

    有的孕妇冒用她人信息住院分娩,可采取及时联系当地派出所进行协助调查,分娩机构负责做好稳控。

    三、《出生医学证明》的监督服务对策

    (一)“建体系、早部署、抓落实”,强化组织领导

    完善组织架构,成立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管理办公室和监督执法办公室,明确相关职责。加强与公安部门协调,必要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针对存在问题和特殊情况,及时研究解决,为民服务、做好监管,维护法律权威。统一制发“《出生医学证明》领取特别告知书”发放给每一个首诊建册孕妇,在产科门诊、住院部显著位置张贴有关签发注意事项,通过关口前移,强化宣传教育。

    (二)“抓准入、强责任、防风险”,加强签发机构管理

    开展签发场所标准化建设,严格签发机构准入,实施定期清理整顿,落实动态管理,进一步规范签发行为,有效防范违法违规风险;按照“终身责任制承诺”要求,层层签订“终身责任制承诺书”,逐级备案,扩大责任追究范围,广泛提升法律责任意识;将《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率、废证控制率、岗前培训率、群众满意度4项指标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加大管理力度。

    (三)“强思想、抓培训、促交流”,加强人员能力建设

    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提高管理及备案人员的思想认识,确保能及时有效处理舆情监测和投诉事件,维护《出生医学证明》严肃性和法律效力,杜绝人情证、关系证;抓培训学习,对所有备案人员集中开展警示教育、政策宣讲和业务知识培训。同时,针对管理和签发机构主要领导、群众,创建一套问答式法制教育及政策应知应会知识点,多渠道转发自学,提高服务能力及群众知晓率;促业务交流,采取召开现场会的形式,组织管理签发人员实地观摩,总结成绩,通报存在问题,促进县区间的交流学习,统一规范管理。

    (四)“重基礎、强监管、促整改”,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

    统一完善证件申领、签发机构及印章审批备案、入出库管理、印章管理、宣传告知、人员培训、签发、信息安全保密、废证管理、档案管理、质控督导、证件丢失和假证报告等重要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构建督导长效机制,统一制发督导质控标准,逐层开展质控评估。质控结果均当场签字、书面反馈;建立通报约谈制度,对发现问题的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对存在问题较严重的,单独下达整改通知书,约谈分管负责人。

    结束语: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工作,参与部门多,应用领域广,受到社会高度关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妇幼健康事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有工作人员需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加强管理、规范工作,确实保障儿童权益。, 百拇医药(吴艳玲 侯玲玲 于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