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 > 2008年第4期
编号:12061980
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68例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1日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 2008年第4期
     【摘要】踝部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关节内骨折恢复正常解剖,重建关节稳定性是减少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关键,我院自2000年7月~2006年7月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68例,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

    Manual reduction of 68 patients with ankle fracture

    DONG Huijie

    【Abstract】Ankle fracture is common orthopaedic trauma articular fracture return to normal anatomy, the reconstruction of joint stability is to reduce traumatic arthritis in the key, in our hospital since July 2000 to July 2006 adopted Manual reduction of 68 patients with ankle fractures, achieve a satisfactory effect. 

    【Key words】Manual reduction; Treatment; Ankle; Fracture

    踝部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关节内骨折恢复正常解剖,重建关节稳定性是减少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关键,我院自2000年7月~2006年7月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

    本组68例,男46例、女22例,年龄16岁~58岁,平均为36.8岁,致伤原因:扭挫伤21例、车祸伤28例、压砸伤19例,骨折类型:全部为新鲜闭合性骨折,Lauge-Hanson分型,旋后外旋30例,Ⅰ度3例、Ⅱ度8例、Ⅲ度12例、Ⅳ度7例,旋后内收12例,Ⅰ度5例、Ⅱ度8例,旋前外旋14例,Ⅰ度2例、Ⅱ度3例、Ⅲ度6例、Ⅳ度3例,旋前外展5例,Ⅰ度2例、Ⅱ度2例、Ⅲ度1例,垂直压缩7例。

    2 治疗方法

    

    2.1 复位手法:患者仰卧位治疗床上无需麻醉下进行手法复位,助手环抱患侧大腿维持膝关节屈曲90°,放松小腿三头肌张力,术者握足踝形成对抗牵引,旋后外旋:术者双手环握足背及后跟部使足踝先呈跖屈位牵引,以纠正外踝的重叠移位,再一手托后跟向前纠正距骨脱位和后踝折块,同时助手加压推挤外踝两折端,使外踝复位并内旋足踝达骨折部维持稳定。旋后内收:术者一手握小腿远端向后,另一手握足跟后侧向前提拉,同时外展足踝部,依骨折移位情况,分别复位后、外、内踝,同时适当背伸使内踝紧密复位。旋前外旋:术者环握足后部及足背部与助手维持跖屈外翻牵引,托患足向前,再内翻内旋足踝部利于距骨、外踝复位,同时背伸使内踝复位,助手双手紧扣小腿小端两侧,以使下胫腓联合复位,旋前外展:术者环握足踝部顺势跖屈位牵引,不可强力以防软组织嵌入内踝影响复位,将足内翻背伸,紧扣小腿两侧而使相应折块复位,垂直压缩:依据骨折是背伸型损伤或跖屈型损伤,选择与之相反的足部位置进行牵引,背伸型取跖屈位,由近向远端推挤,胫骨下端前缘复位,跖屈型取背伸位,双手指托住胫骨远端向前,双拇指推挤近端向后使之复位。

    2.2 固定及后期处理:复位后采用内外侧超踝夹板或U型石膏固定,旋后外旋,取内旋背伸位,旋后内收取踝关节中立部或稍外翻位,旋前外旋取内翻背伸位,旋前外展取内翻内旋位,一般特殊位固定3~4周后改中立位再固定2~3周,更改固定位置后,鼓励早期功能锻炼,治疗期间配合中药内服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局部消肿后及时调整夹板松紧度或更换石膏固定以保证足踝固定的有效体位,解除外固定后常配合中药熏洗,逐步进行负重功能练习。

    3 治疗结果

    

    3.1 疗效评定标准:综合齐斌评价标准,优良:踝关节功能完全正常,无疼痛,X线踝穴正常,无骨关节炎改变。尚可:踝关节功能尚可行走关节轻微肿胀疼痛,X线踝穴稍增宽,无骨关节炎改变。差:踝关节功能差,有负重痛,行走时关节肿胀疼痛,X线踝穴增宽大于2mm或间隙不对称,有骨关节炎改变。

    3.2 评定情况: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最长5年,最短6个月,平均3.5年,优良59例,尚可7例,差2例。

    4 讨论

    

    踝关节是一个以屈伸运动和负重功能为主的屈戊关节是人体重力由垂直状转化为弓状平面负重形成的重要关节,随着对踝部骨折损伤机理研究提出造成其骨折暴力的大部分为间接暴力,即周围韧带的牵拉和距骨对踝穴的撞击,近年研究注意关节稳定性的重建,即距骨在踝穴内的稳定对踝关节功能,恢复起关键作用,治疗上只要能够恢复踝关节内外侧结构和下胫腓联合就不失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依受伤机理和骨折特点而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再分阶段固定足踝位置的保守治疗法,能够取得恢复和稳定其构件的效果而达到治疗目的。Lauge-Hanson踝部骨折分类法的提出,为我们研究踝部骨折受伤规律及研究复位手法提供的依据,本组病例分析说明只要充分理解其损伤受力特点和骨与韧带损伤的先后顺序以及伤后的发展过程,以便确定手法复位方案,提高手法质量及分阶段固定体位,绝大部分踝部骨折可以保守治疗,手法整复应一次复位成功,切忌反复多次整复,以防止加剧踝关节周围韧带软组织的损伤,若整复不成功应尽早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参考文献

    

    [1] 齐斌等.踝部旋前类骨折脱位远期疗效分析,中华骨科杂志1993.13(2):100

    作者单位:137100 吉林省洮南市中医院, http://www.100md.com(董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