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2008年第3期
编号:11734996
四缝穴的临床运用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08年第3期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8)3-0132-01

    “四缝穴”《针炙大成》有载,为脾经之“奇穴”。穴在两手除拇指之外,其它四指之第二节下之横纹正中间。现在要求无菌操作,宜用一次性五号半针头,典伏消毒后,逐穴施针,只需穿破皮肤即可出针,不必捻转和留针,然后挤净白色粘液(有的血中夹有粘液)即可。此法简便效佳,不可轻视。

    其功效有健脾化痰、开胃消食、止腹痛,是儿科常用穴。

    适用于消化不良、饮食停滞、咳嗽痰多感冒合并腹泻、呕吐等疾病。在儿科应用非常广泛,因为临床上小儿最常见的呼吸道和消化道两大类疾病它都适用。消化道常见症状有停食、食欲不振即消化不良,腹泻(肠炎)、腹胀、腹痛、蛔虫性腹痛、呕吐等;呼吸道常见症状有感冒、咳嗽、痰多等。

    1 运用举例

    ①刘XX,男,2岁,不思饮食1个月,其母代诉:患儿这1个月以来,饮食一直不好,晚上总是翻来覆去不能安静入睡。诊见:患儿面色无华,头发不光华,粘滞有结穗,腹软无腹痛,舌苔淡白,指纹淡滞,脉细。诊断:消化不良(脾虚型)。治疗:四缝穴点刺,挤净白色粘液,配合中药四君子汤加减,二剂。回家当晚即能安睡,第二天饮食增加,一周后,随诊患儿比以前饮食增加了,长的更健壮了。

    ②李XX,男,4岁,咳嗽半月,伴食欲不振。其母代诉:患儿半日前感冒发烧38.5℃。经县级医院输液抗炎、抗病毒治疗,烧已退,咳嗽无好转,不思饮食,不爱玩耍。诊见:咳嗽频繁,喉间有痰鸣音,面色淡白,精神欠佳,始终依偎在母亲怀抱,舌苔白腻,指纹淡滞,扁桃体无肿大,淋巴结无肿大,无结核病史。诊断:咳嗽(痰湿阻肺)。治疗:四缝穴点刺,挤净白色粘液,配以陈平汤加减,三剂。隔一天治疗一次四缝穴,连治三次,一周后随访,患儿已无咳嗽,饮食已恢复正常。

    ③田XX,男,4岁,腹痛半小时,晚上7点钟来诊,患儿腹痛,哭闹不休。其母代诉:患儿半小时前突然腹痛,时轻时重,无其他不适。诊见:患儿脐周疼痛,腹软,无腹胀,无压痛,无反跳痛,无呕吐,无腹泻,面上有蛔虫斑,舌苔薄白,脉细数。诊断:蛔虫性腹痛。治疗:四缝穴点刺,挤出血液即可(因无脾虚,大多没有白色粘液,所以此类患儿挤不出白色粘液)。2分钟后,患儿安静,问“还痛吗?”患儿回答“不痛了”。其母亲是位教师,当即说到,“中医太神奇了”。

    针刺“四缝穴”治疗蛔虫性腹痛,中医泰斗邓铁涛著的《邓铁涛医学文集》中有这样一段话可以佐证,是这样写的“蛔虫团肠梗阻,针刺“四缝穴”疗效甚佳。广州市儿童医院曾进行研究,用X线观察:针刺后半小时,梗阻之肠段先扩张,虫团即向上向下伸开,然后肠管收缩,梗阻解除”。我在临床上已运用十余年,的确止痛效果快而且好。

    2 体会

    “四缝穴”使用简、便、廉、验,是儿科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的常用穴位。食欲不振,饮食停滞等消化系统疾病,均与脾主运化功能失调有关。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系统疾病也与脾主运化功能失调有关,因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不运化,水液即停滞不行而凝聚成痰,继而引起痰多咳嗽,痰多可导致湿邪困脾,脾被湿困即引起食欲不振。故“四缝穴”可以治痰,治不思饮食。

    中医治病讲究举一反三,圆机活法,抓住主要病机,不管临床症状变化万端,都会迎刃而解。, 百拇医药(姚元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