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2010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02976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王秀丽
第1页

    参见附件(1827KB,2页)。

     糖尿病会引起视网膜血管失调。病症的发生率随着患糖尿病时间增加而提高。患有糖尿病十五年以上的病人中大约60%的病人眼部血管会受损,其中一部分有可能失明。Ⅱ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力为主伴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伴胰岛素抵抗,而引起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使机体出现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发生紊乱;伴随微血管病变。笔者从2007年至2010年对完整记录的Ⅱ型糖尿病患者68例进行临床观察,初步探讨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听觉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2 一般资料

    根据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标准诊断为Ⅱ型糖尿病并接受眼底检查的患者68例,按有无视网膜病变分为有视网膜病变组(DR)和无视网膜病变组。DR组32例,包括背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例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53-87岁,平均(65.38±7.69)岁;病程7-20年。NDR组36例,其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54-83岁,平均(63.79±6.87)岁;病程4-16年。受试者均排除高血压、颅脑外伤、噪声暴露、耳毒性药物致聋、中耳疾病等病史。

    3 方法

    受试者使用丹麦AC40型听力计,由专人在特定的测听室内使用上升法进行纯音听阈测定。两组患者均在控制血糖的前提下,给予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等治疗。纯音测听提示双耳听力图对称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故选择左耳作为统计学分析。

    4 统计学分析

    测定结果以(均数±标准差)标示。两组各频率的平均阈差异显著性检验用t检验。

    5 结果

    DR组和NDR组各频率的平均听阈结果见表1。

    *表示DR组与NDR组相比各频率平均听阈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示P<0.05, **表示 P<0.01, ***表示P<0.001 )

    6 讨论

    DR眼视网膜毛细血管的功能紊乱、硬化与闭塞是导致视网膜血循环障碍的根本原因。其发病机理与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及其病程有显著的关系。DR眼早期血流变化使视网膜血管扩大,视网膜高灌注;而视网膜血流速度增快,微循环进行功能调节的同时,持续的高血糖和高血黏度使糖基化终产物(AGE)长期堆积在组织蛋白中,使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降低,加重视网膜组织缺氧导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害,使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数减少,毛细血管张力下降,管径扩张,而邻近毛细管血流减少、闭锁无灌注区形成可使微动、静脉“短路”形成,视网膜静脉处于高回流状态,视网膜静脉血流淤滞。血管腔狭窄引起视网膜局部缺血,释放血管生成因子,打破了血管生成因子与抑制因子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新生血管形成,DR发展为PDR。微循环障碍致使神经缺血缺氧,或存在以下因素:多羟基化通路活性增加;脂肪酸代谢改变;支持组织的过度生长或变性;神经营养因子缺乏;葡萄糖自动氧化促使反应性氧化产物形成等;导致细胞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当病变波及第Ⅷ对脑神经及内耳的微血管时,可引起耳蜗及耳蜗神经变性而导致听觉损害,特别是高频听力减退更明显。本组病例报告DR患者的听觉损害比NDR患者更明显,可能是因为DR患者的全身(包括耳蜗以及耳蜗神经)微血管损害程度更严重,导致耳蜗的血供更差,听神经不可逆转的续发性变性,即DR与听觉损害明显相关。

    目前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是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高血压、高甘油三酯和糖尿病家族史是Ⅱ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持续多年的高血糖症是发生DR的重要因素。因此,应把低脂低盐饮食,合理的运动,控制体重作为生活方式的调整目标。有效的控制血压血脂,对高危人群(有家族史)实施定期监护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2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