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2011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084118
畸胎瘤的CT及MRI诊断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日 林圣恩 张永婕 董其龙
第1页

    参见附件(2362KB,3页)。

     [摘 要]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畸胎瘤患者的CT、MRI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以期提高该类疾病影像学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01例畸胎瘤的临床、CT、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01例病例中, 行CT检查诊断者70例,行MRI检查诊断者47例;其中良性囊性畸胎瘤40例,囊实性畸胎瘤61例。结论 CT、MRI特别是二者结合使用时,在畸胎瘤的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畸胎瘤 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 磁共振成像(MRI)

    CT and MRI diagnosis of TeratomaLIN Sheng-en, ZHANG Yong-jie,DONG Qi-long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of Teratoma by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nd summarize their CT and MRI images.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CT and MRI features of 101 cases of teratoma confirmed by pathology and surger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re are 70 cases by CT diagnosed and 47 cases by MRI in all of the cases.40 lesions were proved to be benign cystic teratoma, 61 lesions were proved to be cystic solid teratoma.Conclusion: CT and MRI have important value in diagnosing teratoma, especially when they were combined.Key words: teratoma, computed tom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中图分类号:R82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3-0011-03

    畸胎瘤是包含至少二个胚层组织的胚胎性肿瘤,临床较常见。现有学者将颅内表皮样囊肿亦归入此内,其病因尚不明确,有细胞移行、胚胎组织残留学说及细胞来源学说等。其中80%为良性。女性好发,男女之比约1∶5。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01例畸胎瘤的CT、MRI资料,对特征性表现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该类疾病影像学诊断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畸胎瘤患者临床及CT、MRI资料,CT检查诊断者70例(其中行增强扫描48例),MRI检查诊断者47例(其中行增强扫描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9例,女性72例,年龄11~76岁,平均37岁。其中良性囊性畸胎瘤40例,囊实性畸胎瘤61例。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及分布

    2.1.1 颅内畸胎瘤 共有22例,其中表皮样囊肿8例,皮样囊肿7例,畸胎瘤7例,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视物模糊等颅内高压症状及走路、站立不稳,耳鸣及听力下降。

    2.1.2 纵隔畸胎瘤 共有14例,表现为压迫呼吸道而引起的呛咳、呼吸困难及颈静脉怒张。

    2.1.3 后腹膜、盆腔畸胎瘤 共有65例,表现为腹痛、腹部不适,部分引起肠梗阻、排便困难、尿潴留等压迫症状。

    2.2CT、MRI表现

    2.2.1 CT表现 多表现为囊性、囊实性混杂密度肿块,部分可见钙化。其中低密度负值影代表脂肪组织,等密度代表肿瘤的软组织成分,高密度代表瘤内钙化及骨骼成分,成熟的畸胎瘤内含有脂肪、骨骼、软骨、牙齿等多种成分,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1-2]。本组CT检查中颅内畸胎瘤22例,囊性肿块5例(图1),CT值-52~21Hu,囊实性肿块17例;颅内表皮样囊肿表现多为低密度影,CT值多低于零,增强无强化,偶可见钙化或脂肪液平面。纵隔畸胎瘤4例,均为囊实性肿块,部分病灶内见钙化、骨化影(图2),CT值-52~235Hu,增强后强化不明显(图3);后腹膜、盆腔畸胎瘤65例,表现为囊性、囊实性肿块,以囊实性肿块居多,部分病灶内可见钙化、脂肪灶(图4)。

    2.2.2 MRI表现 多为混杂信号,常有完整的囊壁,内可含脂肪、钙化信号。本组MRI检查中颅内畸胎瘤22例,囊性信号肿块5例,呈长T1长T2信号(图5)或短T1长T2信号;囊实性肿块17例,呈混杂信号,内有长T1长T2信号、短T1长T2信号病灶及无信号的钙化灶,增强后软组织成份轻度强化(图6);表皮样囊肿表现为T1W1上为稍低信号,介于脑脊液和脑实质信号之间,低信号有时是不均匀的。T2W2呈高信号质子密度像信号不均匀,注药后T1W1不见对照增强或仅见肿瘤边缘增强。纵隔畸胎瘤14例,均为囊实性混杂信号,内有无信号钙化区;后腹膜、盆腔畸胎瘤65例,表现为囊性、囊实性混杂信号(图7),呈长T1长T2信号,内可见钙化、脂肪信号影,部分病例加用脂肪抑制序列可见脂肪成分信号被抑制(图8)。

    图1:颅内左桥小脑角池区见囊性低密度肿块影,CT值约-15Hu。图2:前上纵隔内见一类圆形混杂密度肿块影,其内可见钙化斑,CT值约185Hu。图3:与图2为同一病例,前上纵隔内类圆形混杂密度肿块增强后强化不明显。图4:腹腔内见一巨大混杂密度灶,内可见脂肪影及钙化灶,CT值约-45~150。图5:右侧颅中窝内见囊性长T1长T2异常信号灶。图6:与图5同一病例,右颅中窝内异常信号灶增强后强化软组织成份轻度强化。图7:右侧腹腔内见类椭圆形异常信号灶,内见软组织及脂肪信号。图8:与图7为同一病例,脂肪抑制后肿块内脂肪信号为低信号。

    3 讨论

    3.1 发病部位

    畸胎类肿瘤好发于盆腔附件区、前中纵隔及腹膜后间隙,少数见于颅内及其它部位。卵巢畸胎瘤约占卵巢肿瘤的10~15%[3]。颅内畸胎类肿瘤多发生在中线部位,最常见于松果体区,其次好发于鞍上池区,前、后颅凹近中线部位是少见的发病部位,偶可发生于幕上、幕下脑实质内。也可发生于第三脑室[4]。表皮样囊肿可见于颅内任何部位,其特点为“见缝就钻”。好发于桥小脑角区,其次好发于鞍上或鞍旁,少见于脑干。纵隔畸胎类肿瘤多见于前、中纵隔。

    3.2 病因及发病机制

    3.2.1 遗传 畸胎瘤发生与遗传的关系近年通过流行病调查及染色体、基因的研究已得到一定的阐明。不同种族间的畸胎瘤发病部位及病理类型有显著差异,卵巢畸胎瘤以混血儿多见,黑人和混血儿以成熟畸胎瘤多见,而白种人以不成熟畸胎瘤多见。

    3.2.2 环境刺激因素的作用物理、化学、生物是影响肿瘤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但有关环境因素在畸胎瘤发病中的作用至今尚无定论。

    3.2.3 细胞移行、胚胎组织残留学说有研究提示畸胎瘤来源于胚芽细胞。这些细胞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参与形成性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62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