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124232
我院儿童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孙海艳
第1页

    参见附件(1762KB,2页)。

     中图分类号:R15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5-0131-0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sia ,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一个月或在十二月中累计超过十二周,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小儿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2009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13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男性37例,女性35例,年龄在33天~9岁。对照组70例,男性33例,女性37例,年龄在31天~8岁。患儿均表现为阵发性上腹疼痛、恶心、厌食,经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胃蛋白霉合剂0.5ml/kg.3次/天,口服思密达,<1岁,每次1/3包;1~3岁,每次1/2包;>3岁,每次1包,均3次/ 天,口服;治疗组在给予上述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红霉素口服,剂量为10mg.kg-1.d-1,3次/d,两组疗程均为5天。

    1.3疗效评价标准

    服药后腹痛、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消失且无复发为治愈;症状缓解为有效;症状未缓解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2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消化不良是指上腹部为中心的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的疼痛或不适,早饱、腹胀、返酸、嗳气、厌食、烧灼感、恶心、呕吐等消化功能障碍症状,是小儿消化内科最常见的临床症候群,可以因器质性消化道疾病引起,也可以是功能性的,小儿多为功能性的消化不良。该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近年研究认为与胃肠道运动异常、内脏超敏性有关。消化间期有一种周期性的肌电复合波(MMC),起自胃近端,向胃窦部推进,越过幽门传导到整个小肠,终于盲肠。MMC可分三个时期,第一相为静止期,无或极少有手势;第二相有少量不规则而较弱的收缩波;第三相则出现规则而强有力的收缩。而胃动素呈周期性释放,在消化期间可与胃和小肠产生MMC—Ⅲ相,诱发胃强烈收缩和小肠明显的分节运动,对胃肠腔内容物起到一种清扫作用。红霉素是一种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应用于临床后,其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肠痉挛、上腹痛及腹泻等较为常见,而后研究发现,红霉素的胃肠道反应与其促动力作用有一定关系,一般认为红霉素能与胃肠道平滑肌细胞上的胃动素受体结合,产生胃动力作用。但有实验表明,红霉素不仅作用于胃动素受体,本身也能激活胃动素的内源性释放。目前,红霉素已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促动力药物应用与临床,现认为红霉素的促动力机制主要是一种胃动素激动剂,通过与胃黏膜上的胃动素受体结合而促进胃肠蠕动,对全胃肠均有不同程度的促动力作用,并且对消化道的促动力作用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抗感染的治疗剂量下,正常的MMC—Ⅲ相被打乱,胃、小肠发生强烈不规则收缩,引起恶心、呕吐。小剂量诱发胃肠道平滑肌收缩,诱发MMC—Ⅲ相的出现,因此本研究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给予小剂量红霉素(每天10mg/kg)治疗,原有的腹痛、恶心、呕吐、厌食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红霉素通过肝脏代谢,可引起肝脏损害,本治疗因剂量小,疗程短,未出现肝脏损害的表现。长期应用可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但若短期应用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胃肠道促动力药。

    参考文献

    [1] 高茉丽,庞素敏.健胃合剂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6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