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2011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164753
胃力康颗粒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54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5日 毛可人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观察胃力康颗粒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口服胃力康颗粒,对照组42例口服枸橼酸莫沙比利片加硫糖铝。结果治疗组痊愈11例,显效20例,好转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除无效外)为90.74%;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5例,好转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除无效外)为92.86%。结论胃力康颗粒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胆汁返流性胃炎中医药疗法胃力康颗粒

    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2-0065-02

    胆汁返流性胃炎(BRG)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部灼痛、嗳气、胀满、泛酸、恶心、呕吐等综合征。西医多采用促胃肠动力剂、保护胃黏膜、质子泵抑制剂等治疗,其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暂时性,远期疗效差,长期服用副作用大。笔者临床应用胃力康颗粒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取得较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两组病例均为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来本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的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54例中,男性26例,女性28例;年龄20~64岁,平均37.6岁;病程9个月~11年,平均3.7年;病情:轻度9例,中度37例,重度8例。对照组42例中,男性19例,女性23例;年龄19~61岁,平均39.2岁;病程8个月~13年,平均3.4年;病情:轻度11例,中度24例,重度7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胃脘痛”的诊断标准拟定。临床表现为胃脘疼痛,腹胀,腹部隐痛甚或牵扯两胁,伴有恶心或呕吐,甚至呕吐胆汁,嘈杂、嗳气、口苦、食欲不振等症状。(2)西医诊断标准依据《实用中医消化病学》[2]中“胆汁返流性胃炎”的诊断标准拟定。①反复发作上腹部或胸骨后疼痛,饱胀,恶心或呕吐,烧心,食欲不振,嗳气,口苦,或伴体重减轻、贫血等症状;②体检可有上腹部或剑突下压痛或不适;③胃镜下可见胃黏膜或残胃黏膜充血、水肿,触之易出血,糜烂,幽门口可见返流,胃液呈黄色或黄绿色,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慢性浅表性或萎缩性改变;④X线钡剂检查可见残胃,或见十二指肠、幽门管逆蠕动现象;⑤经胃液分析或胆汁返流的核素测定,明确存在胆汁返流。(3)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度诊断参照文献[3]标准拟定。①轻度:黏液糊呈浅黄色,有少量胃液潴留,黏膜无黄染,十二指肠液从幽门口溢出;②中度:黏液糊呈深黄色,中等量胃液潴留,黏膜局部或散在黄染,十二指肠液从幽门口涌出;③重度:黏液糊呈黄绿色,黏膜广泛黄染,大量胃液潴留,十二指肠液从幽门口渗出或喷射出。

    1.3 排除标准

    (1)有胃手术史患者;(2)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变患者;(3)合并溃疡且有严重并发症,如穿孔、幽门梗阻等,近期需手术治疗者;(4)伴有其他系统或脏器严重疾病,可能影响疗效观察者;(5)脾胃虚弱、大便溏者;(6)妇女怀孕、月经期、泌乳期患者。

    1.4 纳入标准

    凡同时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但不具有排除标准中任何1项者均可纳入。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胃力康颗粒治疗。其基本组方为:柴胡(醋炙)、赤芍、枳壳(麸炒)、木香、丹参、延胡索、莪术、黄连、吴茱萸、党参、甘草。每次一包,水冲服,每日三次,饭前空腹服。

    2.2对照组

    口服枸橼酸莫沙比利片,5mg每次,每日3次,饭前30min口服;硫糖铝,4片/次,每日3次,嚼服。

    两组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中西药物。4周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

    3疗效观察

    3.1 观察方法

    (1)两组分别自疗程开始和疗程结束后进行胃镜检查,并取胃黏膜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2)两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时,观察其上腹或胸骨后疼痛、饱胀、恶心或呕吐、烧心、食欲不振、嗳气、口苦等症状情况。

    3.2 疗效标准

    (1)疾病疗效标准[4]。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未见胆汁返流,胃黏膜无明显充血、水肿、糜烂,胃黏膜病理组织学诊断为轻度慢性炎症;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轻微,胃镜未见胆汁返流或少量胆汁附着,胃黏膜轻度水肿,无糜烂,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提示黏膜炎症减轻;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胃镜见胆汁返流明显减少,胃黏膜充血、水肿减轻,无糜烂,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炎症无加重;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胃镜下胆汁返流及胃黏膜无好转,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炎症程度无改变。(2)证候疗效标准。主要观察两组上腹痛、烧心、嗳气、腹胀、呕吐等6项临床症状,辅以舌象、脉象、体征等变化。

    3.3 结果

    4讨论

    胆汁返流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嘈杂”、“呕吐”等范畴。中医学对于胆汁可以上犯于胃引起胃脘疼痛的病机早有认识,如《灵枢•四时气》载:“邪在胆,逆在胃,胆液则口苦,胃气逆则呕吐。”明确指出了胆和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的关系。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胆关系密切,肝胆互为表里,胆汁的生成、排泄均依赖于肝的疏泄,胆胃均以通为用,若肝失疏泄,则胆汁分泌不循常道,横逆犯胃,致气机郁滞,胃失和降;脾失健运,胃气不降,则肝胆之气不舒,升清降浊功能失常,逆流入胃。因此,本病治疗的重点为疏肝利胆,和胃降逆。胃力康颗粒组方中:以醋柴胡疏肝解郁,和解少阳之胸闷口苦;炒枳壳、木香、延胡索行气宽中除胀;赤勺、莪术化淤消积止痛;加以黄连、吴茱萸之辛开苦降解肝郁降逆止呕,配以党参、甘草补气健脾、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利胆、和胃降气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连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既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又能促进体内代谢废物的排泄,提高胃肠黏膜血运功能;柴胡、枳壳能促进胃肠的排空,木香能双向调节胃肠道;党参、甘草既可以调节胃肠道、又可以抑制胃酸分泌。诸药合用临床疗效显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9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