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2012年第2期
编号:12223468
抗生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 2012年第2期
     [摘要]目的抗生素类药物在预防治疗人类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有其自身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从而使对其合理使用表现的至关重要。本文对抗生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合理使用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抗生素;不良反应;合理使用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264-02

    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致病性生物菌与人类抗生素的使用一直处于一种演变与发展之中。自1929年Fleming发现青霉素以来,历经70余年,抗生素已广泛大量应用于临床,在临床治疗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抗生素的滥用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严重的问题如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等。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抗生素的进一步了解,合理使用抗生素。

    1抗生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 http://www.100md.com
    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用于临床治疗均达到了较满意的疗效,但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1]。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有以下几种类型。

    1.1 毒性反应[2,3,4]

    抗生素类药物的毒性反应主要体现在对身体器官以及免疫系统的毒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1 肾脏毒性

    许多抗生素均可引起肾脏的损害,如: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氨基糖苷类主要经肾脏排泄,尿药浓度较高,并在肾蓄积,可损害近端肾小管,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严重者可致氮质血症及肾功能不全。绝大部分的肾功能损害是可逆的,但这种损害导致肾排泄药物减弱而增强了耳毒性。绝大部分头孢菌素由肾排泄,偶可致血液尿素氮、血肌酐值升高、少尿、蛋白尿等,头孢噻啶的肾损害作用最显著。
, 百拇医药
    1.1.2 肝脏毒性

    两性霉素B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大剂量四环素可引起浸润性重症肝炎,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噻吩和头孢噻啶及青霉素中的苯唑西林、羧苄西林、氨苄西林等偶可引起转氨酶升高,链霉素、四环素和两性霉素B可引起肝细胞性黄疸,氯霉素偶可引起肝细胞性黄疸,依托红霉素、苯唑青霉素、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也可导致胆汁淤积型黄疸,停药后大都能恢复。

    1.1.3 免疫系统的毒性

    免疫系统的毒性少见,但也有报道,如:两性霉素B、头孢噻吩、氯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毒性作用。

    1.2 过敏反应[2,3]

    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过敏反应主要有过敏性休克,溶血性贫血,血清病,药物热等过敏反应。
, 百拇医药
    1.3 特异性反应[3]

    特异性反应是少数患者使用药物后发生与药物作用完全不同的反应。其反应与患者的遗传性酶系统的缺乏有关。氯霉素和两性霉素B进入体内后,可进入红细胞,使血红蛋白变为变性血红蛋白,对于该酶系统正常者,使用上述药物时无影响;但对于具有遗传性变性血红蛋白血症者,机体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即使使用小剂量药物,也可导致变性血红蛋白症。

    1.4二重感染[5]

    四环素、林可霉素及多数头孢菌素可引起二重感染,尤以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为甚,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常见的二重感染有:

    1.4.1 真菌病

    以白色念珠菌感染最为常见,表现为口腔鹅口疮、假膜性结肠炎,可用抗真菌药治疗。

, 百拇医药     1.4.2由产毒的厌氧胞梭菌属如艰难梭菌等过渡生长引起的抗生素相关结肠炎,可引起严重腹泻、发热、肠壁坏死、体液渗出,导致失水甚至休克症状,口服给予甲硝唑或万古霉素一般可治愈。

    此外,抗生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可引发或加重不良反应[6]。如红霉素和四环素能抑制地高辛的代谢,肠壁中含有的p-糖蛋白泵可使地高辛返回肠腔,从而减少地高辛的吸收利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与呋喃苯胺酸类合用时,可引起耳毒性增加;四环素类药与苯妥英钠、冬眠灵合用,不仅降低四环素类药物的作用,而且增加对肝脏的不良反应。

    2抗生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2.1用药目的明确,合理选择有效药物[7]

    抗生素都具有不同的抗菌谱,即使是广谱抗生素也有其各自不同的抑菌效果和细菌的敏感性;同时随着抗生素的长期大量使用,细菌的耐药菌株也随之增多,因此,治疗时首选抗菌药品对细菌感染是非常重要的。在临床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时,应及早分离出致病菌,并进行细菌的药敏试验,以便选择适宜有效的抗生素。
, 百拇医药
    2.2 根据抗生素PK/PD选用抗生素[8]

    抗生素口服及肌注给药者需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吸收入血达到高峰血药浓度速度慢;静脉给药者可直接进入血流,能迅速达到高峰血药浓度。因此治疗轻中度感染时,宜选用细菌敏感的,口服或肌注易吸收的抗菌药物。而对重度感染者,宜选用细菌敏感的抗菌药物,直接静脉给药。

    2.3 根据病情确定疗程,按疗程进行治疗[8]

    一般感染时,抗生素使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72~96h。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疗程为6~8周,宜用杀菌剂。治疗败血症宜用至症状消退后2~3周,若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者,时间宜更长。溶血性链球菌咽喉炎的疗程不应小于10d。伤寒病用抗菌药物一般为2周。抗生素疗程要根据病情确定,若抗生素停用过早,常常导致抗菌治疗不彻底,细菌在体内重新繁殖,并产生耐药菌株。

    急性感染者采用抗菌药物治疗48~72h,若疗效不显著,应多方面分析原因,若确系抗菌药物选择不当者,则应改用具他敏感药物。
, 百拇医药
    2.4 使用抗生素用量要适当,给药方式要正确[7,8]

    抗生素都有其各异的药代动力学,用药时应根据每种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参数(药物半衰期、抗生素后效应、血浆蛋白结合率等)等知识与新进展来确定所用品种的用药方法和用药剂量。

    使用抗生素用量太小,达不到有效的药物浓度,就会导致抗菌治疗失败;而为了加强抗菌效果,一味地加大抗生素的用量同样是严重错误的。许多抗生素为非浓度依赖性,错误地增加剂量并不能增加抗菌效果,却只能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给药间隔太长,也会影响抗菌效果,许多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在体内的消除半衰期短,1d应该多次给药,才能维持抗生素持续有效药物浓度,保证抗菌效果。例如将β-内酰胺类抗生素(除长效制剂外)静滴时,首先应按规定剂量,要采用间隔给药方案,按每8h或每6h1次的方法给药。
, 百拇医药
    3.展望

    抗生素类药物在治疗、预防人类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有其自身的不良反应,为了更好的利用抗生素类药物,必须做到抗生素的规范、合理使用,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菌的产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必然会朝着高效、安全、经济、规范、合理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杨利平. 再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17(2): 229.

    [2]李保维.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18(1):64~65.

    [3]刘斌, 彭红军. 药物性肝炎136例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 13(5): 251~253.
, 百拇医药
    [4]陈新谦, 金有豫,汤光. 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48-102.

    [5]吴文臻, 刘建慧. 药疹220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13(13): 1739.

    [6]程悦. 联合用药致变态反应探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 13(13): 1793~1794.

    [7]苏伊新.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J]. 中外健康文摘,2008,5(1):180~181

    [8]易立城. 抗生素及其临床合理应用[J].江西医药,2008,43(3):256~257., 百拇医药(王琳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