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生活方式 > 生活规律 > 午餐
编号:12320768
五十年午餐变迁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 2012年第9期
     在成长的记忆中,午餐的变迁已经成为历史,虽然我们可能会遗忘历史,但历史不会遗忘我们,不会遗失我们所生存过的每一段记录。

    2012年的9月我们推出了关注上班族午餐的话题,巧的是在地球的另一端美国的纽约图书馆正在举办一个《纽约午餐时间》的展览会,展示了纽约一百五十多年的午餐演变史,从卖热狗的小摊、熟食店演变到自动贩卖机、餐馆,这一百多年来的午餐变化也见证了城市的发展。

    去年开始,在网上流传一个“日本小学生的免费午餐”的帖子,图文并茂讲述了日本小学生午餐供餐演变的历史。据说始于1889年山形县鹤岗町的免费午餐是由僧人提供的饭团、烤鱼、咸菜,时至1947年,开始使用美国无偿提供的脱脂奶粉。而主食则由袋装的面包到软面、米饭,菜品的种类不断增加。时至今日,已经能够提供精心考虑营养平衡、味道鲜美的午餐了。

    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的文化中,最有特色的莫过于饮食文化。那是一种时代的反映,记录着社会的变迁与经济的成长、文明的发展等等。
, 百拇医药
    文学作品里的上海午餐

    王安忆在长篇小说《桃之夭夭》“新剥珍珠豆蔻仁”中有一段关于午餐的描述细致刻画出这段时期人们午餐的方式。

    “这些饭菜装在铝制饭盒或者搪瓷茶缸里,放在隔间的壁架上。将近中午时,那些饭盒与茶缸,就由一个或两个店员负责送往另一条弄堂内的小学校职工食堂,上笼蒸,然后再去取回来。也有些店员是在小学校食堂搭伙,到吃饭时便轮流去吃饭。似乎是,每个店都有自己的不同的午餐风格。像小百货店,是带饭蒸,布店的店员是搭伙,席草店呢,是到马路斜对面,与一家碗店的店员一起吃,而那一单间旧书店里,平常只一老伯,他却是生一只煤球炉自己开伙仓。所谓开伙仓,其实就是烧水,水烧开了,冲进冷饭里,滗掉,再冲一潽,就是泡饭了。”小小一个弄堂里的午餐景观微缩了整个城市当年的生活景象。

    七十年代,饭盒蒸饭
, 百拇医药
    午餐用铝制饭盒带饭,统一放在蒸锅蒸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印迹,所有七八十年代的上班族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年的铝饭盒几乎家家必备,无论是从家里带,还是在食堂买,饭盒都是必不可少的餐具。

    五十多岁的孙女士回忆起当年午餐的情况,她说小的时候经常看到父母上班的饭盒里:夏天装的是剩饭和炒水疙瘩(芥菜疙瘩,我们那时常吃);冬天是一成不变的白菜炒豆腐,主食是米饭或者窝头;偶尔也带菜团子。中午开饭时间,统一拿到食堂用锅蒸。七十年代,单位也有食堂,但是很少去吃,父母俩人上有老下有小,家境不是很宽裕。

    铝饭盒的硬度差,易腐蚀,用得时间长了,与饭菜中的酸、碱、盐产生了细微的反应,里面就会变得斑斑点点,极不美观。再加上平时的磕磕碰碰,凹凸不平的饭盒清洗起来比较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