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 > 2013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727724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特征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日 刘庆春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其计量计数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短暂性脑缺血组内中膜厚度低于脑梗死组,非缺血性脑血管组内中膜厚度低于短暂性脑缺血组;非缺血性脑血管组软斑、颈动脉血管异常、溃疡斑低于缺血性脑血管组,非缺血性脑血管组硬斑、扁平斑则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组;其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应注重动脉颅外段的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及治疗,以避免脑卒中、脑梗死的发生。

    【关键词】 颈动脉;缺血性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部位多见动脉粥样硬化症状,与颅内血管病变的联系十分突出,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即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为进一步避免颈动脉颅外段病变趋势的增加,我院于2009年至2011年对缺血性及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表明颈动脉血的检测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标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至2011年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20例,男177例,女143例;年龄32-81岁,平均年龄62.5岁;包括78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36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及106例非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全部患者的病情诊断均由CT、MRI证实,与脑血管病第四届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相符。

    1.2 方法[1] 使用Logic9、ADL超9双功能彩色多普勒(美国)进行检测,设置探头频率分别为5-7MHz和5-10MHz,对患者动脉斑块脂质含量进行检测;取颈动脉的长轴切面,于分叉处1cm对血管内径、内膜中层厚度进行测量。内膜增厚时内膜中层厚度>1mm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