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 > 2013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710708
试论时空医学(4)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5日 唐江陵
第1页

    参见附件。

     对下焦主“分别清浊”,有不同的认识:

    一是就肾与膀胱的功能而言,水液在肾与膀胱的气化作用下,有用的水液(清者)固摄于体内,无用的水液(浊者)成为小便而排出体外。此清、浊,指有用水液与无用水液。概括为“下焦如渎”。所谓“如渎”,是形容下焦肾与膀胱排泄水液作用,犹如疏通沟渠,使水浊不断外流的状态。即是肾与膀胱的生成和排泄小便的作用。

    二是就大小肠的功能而言,水谷通过小肠的化物、泌别与大肠的传导、变化,将精微物质(包括水液)吸收,糟粕形成大便而排出体外。此清、浊,是指精微与糟粕。

    根据《灵枢·营卫生会》所说:下焦使水谷“成糟粕”,“下于大肠”,“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以及《难经·三十一难》所说: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认为清与浊相对而言,清指小便,浊指大便,皆为糟粕。

    总而言之,下焦具有“行使泌尿、掌控生殖”之功能。

    传统中医将上、中、下统称为三焦,并总结出三焦“运行元气、水谷与水液”总的功能及其各自的功能特点,人体后天从外界吸收能量(即氧气、水、营养素)反应后生成的血液,以及空气、饮食中含有的精微物质,在三焦之间流转。时空医学在三焦的基础上引入外焦、内焦,揭示了人体除血液外,还有更高层次的能量。

    外焦是脊椎能量(阳气)的集散地,同时起到调和三焦的作用,表现在:背部为上焦能量的出口,降低了人体上焦部位的压力,利于中、下焦能量的清升;能量的下行还撞击了两肾的细胞和会阴部的细胞,加强了人体的动力。故而外焦通则三焦通畅,外焦不通则三焦淤滞。(这里有个大秘密,即三焦的各自出口、入口问题及振荡抗癌疗法,限于篇幅,留待以后详细论述)

    一条路线,即公转路线:以任督二脉为中心,向两侧各拓宽两寸。运行路线是,从会阴起向上、经丹田肚脐、过中脘上腕,到膻中、天突,然后通过百会越肩到大椎部位向下行、再过夹脊命门到尾闾向前转经会阴循环一周。公转路线与三焦、外焦、内焦区域相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