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 > 2013年第8期
编号:12727416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5日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年第8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2009年5月以来,8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在我院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方法。结果 80例患者出现流产的4例,60例出现早产,产后出血的患者16例;其中阴道自然分娩患者65例,实施剖宫产手术患者15例。结论 依据子宫肌瘤的大小不同以及位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剖宫产手术时进行子宫肌瘤的剔除是可行的。

    【关键词】 妊娠;子宫肌瘤;临床治疗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20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285-01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妇科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约为2.6%,同时由于晚婚以及高龄产妇的增加,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呈现递增趋势[1]。2009年5月以来,8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在我院进行治疗,现就其临床治疗进行论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5月以来,8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在我院进行治疗,其中初产妇40例,经产妇40例,年龄25-35岁,平均年龄30岁。其中浆膜下肌瘤36例,粘膜下肌瘤20例,肌壁间肌瘤24例。

    1.2 治疗方法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可根据肌瘤的大小、部位、患者的情况及有无并发症来决定分娩方式及手术时间。本组80例患者出现流产的4例,60例出现早产,产后出血的患者16例;其中阴道自然分娩患者65例,实施剖宫产手术患者15例。

    2 结 果

    我院就诊的8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其中有15例患者在进行剖宫产手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选择合适的子宫切口,娩出胎儿后先行子宫缝合手术,再行肌瘤剥除术,过程均顺利,术中术后出血均不多,随诊在产后3个月行B超检查子宫创面愈合均良好。65例阴道分娩的患者中,产后出血者16例,原因为多发肌瘤影响子宫有效宫缩致使胎盘剥离面血窦不能及时关闭导致产后出血多,经对症治疗后好转。

    3 讨 论

    子宫肌瘤(hysteromyoma)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又称为纤维肌瘤(fibromyoma)、子宫纤维瘤(fibroid)。由于子宫肌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故称为子宫平滑肌瘤。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妇科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同时由于晚婚以及高龄产妇的增加,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呈现递增趋势。

    3.1 临床症状

    3.1.1 子宫出血 为子宫肌瘤最主要的症状,出现于半数以上的患者。其中以周期性出血为多,可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亦可表现为无一定月经周期性的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出血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2]①随子宫的增大,宫腔内膜面积也随之增加,经时子宫内膜脱落面大,修复时间较长,以至经量增多,经期延长;②肌壁间肌瘤影响子宫收缩,以至经量增多;③随肌瘤增大,肌瘤附近的静脉受压,导致子宫内膜及肌层内静脉丛扩张及充血,从而引起月经量多;④肌瘤患者常可合并子宫内膜增生过长;⑤黏膜下肌瘤表面常可发生溃疡、坏死,导致不规则子宫出血。

    3.1.2 腹部肿块及压迫症状 肌瘤逐渐生长,当其使子宫增大超过3个月妊娠子宫大小或为位于宫底部的较大浆膜下肌瘤时,常能在腹部扪到肿块,清晨膀胱充盈时更为明显。肿块呈实性,可活动,无压痛。肌瘤长到一定大小时可引起周围器官压迫症状,子宫前壁肌瘤贴近膀胱者可产生尿频,尿急;巨大宫颈肌瘤压迫膀胱可引起排尿不畅甚至尿潴留;子宫后壁肌瘤特别是峡部或宫颈后唇肌瘤可压迫直肠,引起大便不畅、排便后不适感;巨大阔韧带肌瘤可压迫输尿管,甚至引起肾盂积水。

    3.1.3 不孕与流产 有些子宫肌瘤患者伴不孕或易发生流产,对受孕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可能与肌瘤的生长部位、大小及数目有关。巨大子宫肌瘤可引起宫腔变形,妨碍孕囊着床及胚胎生长发育;肌瘤压迫输卵管可导致管腔不通畅;黏膜下肌瘤可阻碍孕囊着床或影响精子进入宫腔。肌瘤患者自然流产率高于正常人群,其比约4:1。

    3.2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孕期处理 应根据妊娠时间、肌瘤大小、肌瘤部位、临床表现等因素决定。笔者认为:①如果未孕前发现非黏膜下肌瘤直径<5cm不影响月经及妊娠,3年内如有生育愿望者,可妊娠,但应定期行B超检查,监测肌瘤生长及胎儿发育情况,妊娠早期要预防及治疗先兆流产,妊娠中晚期预防早产,待分娩时选择剖宫产同时切除子宫肌瘤。②部分中晚期妊娠合并较大肌瘤变性或影响胎儿生长,且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行子宫肌瘤挖除后保胎治疗。文献报道50例孕期肌瘤挖除,流产率仅为4%,无子宫破裂发生。罗玥报道,3例中期妊娠合并大肌瘤行子宫肌瘤挖除后保胎成功,并足月妊娠分娩,但手术能否成功与手术技巧、时机及肌瘤发生部位有关[3]。

    3.3 剖宫产时剔除子宫肌瘤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意义是避免短期内两次手术的可能,肌瘤影响子宫缩复,增加产后出血及盆腔感染的机会。注意事项:术前应与患者做好充分的沟通,说明利害关系,以免不必要的纠纷[4]。备足血源,术中注意缩宫素的应用。瘤窝分两层连续缝合后,再加数针U字缝合,术后即肛门放置米索前列腺醇片400ug,缩宫素20u加入液体中连用3天。我们所做的剖宫产剔除子宫肌瘤术,无一例子宫切除,说明术中、术后作好充分的预防措施,剖宫产时剔除子宫肌瘤是安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李雅丽,陈映竹,付建红,等.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挖除术分析[J].河南诊断与治疗,2002,16(5):339-340.

    [2] 叶红,等.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挖除术的探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0,9(6):456-458.

    [3] 乔福元.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3(3):179-180.

    [4] 陈桂红,董凤群,张爱红.超声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监测的临床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6,6(2):742-761., 百拇医药(徐大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