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 > 2013年第8期
编号:12727372
Ⅰ型Brugada波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5日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年第8期
     【关键词】 Brugada;波加致命性心律失常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22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297-02

    Brugada波加致命性心律失常构成Brugada综合征,预后凶险,近年来逐渐被临床医师所重视,现将我院所发现的一例Ⅰ型Brugada波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36岁,农民,因感冒后感胸闷不适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无晕厥及夜间呼吸困难病史,家族中亦无猝死的病例。体格检查:体温37℃,呼吸18次/分,血压120/75mmHg,两肺呼吸音清,心律齐,心界不大,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心内结构未见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67次/分,P-R间期0.16s,QRS时间0.09s,Q-T间期0.36s,心电轴正常,V1呈右束支阻滞型,V1-V3ST段抬高>2mm,V1、V2ST段抬高呈穹隆型,T波倒置,V3ST段抬高呈马鞍型,其余ST-T未见异常改变。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Ⅰ型Brugada波。

    2 讨 论

    Brugada综合征是由Brugada兄弟于1992年首次报道,并证实与心源性猝死高危相关而得到临床工作者的广泛重视。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离子通道基因异常所致的原发性心电疾病,属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预后严重。正常情况心外膜和心内膜层心肌复极存在一定的差异,是因为Ito(瞬间外向钾电流)在心外膜分布占优势,Ito通道在0相被激活,瞬间形成强大的钾外流,使除极后成为正极的动作电位迅速下降而形成Ⅰ相快速复极期。2相平台期是由Ito、ICa(ca2+内流),INa(Na2+内流)3种离子流跨心肌细胞膜的进出平衡形成平台期(ST段)。而且心内膜与心外膜之间的2相复极的差异度很小,使ST段在缓慢的2相复极期便回到等电位线[1]。在Brugada综合征患者,由于遗传因素使Scn5A基因突变致钠通道发生改变,Ina减少,破坏了Ito-Ina-Ica三者之间的平衡,结果外向电流占优势,2相平台期消失,致使心外膜动作电位时程明显减短,引起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差异增大。由于右心室心外膜Ito更具优势,因此在V1-V3导联出现J波,ST段下降型抬高组成的Brugada波,以Brugada波形态分为3型,Ⅰ型:穹隆型ST段抬高,J波和ST段抬高≥2mm,并逐渐下降至T波负向。Ⅱ型:马鞍型ST段抬高,J波≥2mm,ST段≥1mm,T波正向或负向。Ⅲ型:低马鞍型或混合型ST段抬高,J波≥1mm,ST段<1mm,T波直立。本例符合Ⅰ型Brugada波。其发病年龄2-77岁,平均38岁,男性多见,本病全世界都有报道,确切发病率不祥,多见于东南亚地区,尤其在泰国,东北部地区最高,年死亡率约为40人/10万。主要临床表现为晕厥或猝死,多在夜间睡眠时发生,患者平时无心绞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无症状者多由体检或猝死家系调查中发现异常心电图,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无症状者在长期随访中可发生晕厥或猝死,因此发现异常心电图表现有主要临床价值。心内电生理检查,大部分可诱发多形性室速或室颤。Brugada综合征有家族遗传倾向,因此,发现了这种患者,应对其家系进行心电图普查。仅有Brugada波,而没有记录到的室速或室颤,晕厥和夜间濒死样呼吸史,电生理检查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只能称为特发性Brugada心电图图形,或Brugada波。本例属这种情况。Ⅰ型Brugada波较Ⅱ、Ⅲ型常见,而Ⅰ型有较强的诊断意义。特别是自发性出现在男性的Ⅰ型Brugada波可作为Brugada综合征高危分层的两个主要条件[2]。Ⅰ型Brugada波是被认为潜在的高危患者,应追踪观察,尽早明确是否属Brugada综合征,以便进行尽可能有效的药物治疗或非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 郭继鸿.Brugada波[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1,10(3):178-189.

    [2] 郭继鸿.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5,14(4):315., 百拇医药(苏桂珠 张绪平 卓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