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 > 2014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725629
基于休克治疗过程中麻醉的探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5日 赵丹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报告心得体会。方法 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并进行全面监测,然后进行全麻诱导,快速气管插管;术中维持麻醉,并同步抗休克;术后将患者送ICU继续抗休克治疗。结果 20例患者中,17例术后明显好转,送ICU继续抗休克治疗;3例病情加重,于术后几小时死亡。结论 感染性休克手术一般选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为佳,麻醉应选择对循环抑制较轻的药物,手术同时全面监测各项相关指标,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麻醉处理;抗休克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62-01

    感染性休克是由于感染导致有效循环容量不足、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注急剧减少的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措施首先是在明确诊断后及时手术去除原发灶。但是这类患者往往多为急诊,病情危重,内环境紊乱,麻醉处理较为困难,正确的麻醉处理是取得良好预后的保证。本文对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进行回顾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月期间感染性休克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8-77岁。其中坏疽性阑尾炎5例,坏死性胰腺炎4例,化脓性胆管炎4例,胃穿孔后并发感染2例,肠穿孔后并发感染2例,肝脓肿1例,肠梗阻坏死1例,嵌顿疝合并腹膜炎1例。所有患者的病情均较严重,表现为反应迟钝、呼吸浅快、弥漫性腹膜炎、低氧血症、低血压、心动过速、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均符合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标准。

    1.2 麻醉处理方法 术前:入室后开放静脉补充血容量,有创监测动脉压(桡动脉或足背动脉穿刺)、中心静脉压(颈内静脉穿刺),同时行心电图(ECG)、无创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体温(T)、中心静脉压(CVP)、血气分析、尿量监测;静脉注射丙泊酚1-2mg/kg或依托咪酯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