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20128
编号:13747781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D—二聚体、CE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日 马少林 王艳丽 李冬杰 王卫军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及CEA变化水平,探讨其对判断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测定65例晚期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与CEA水平变化。结果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与CEA水平均高于Ⅲ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肺癌化疗后CR、PR、SD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化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肺癌化疗后病情进展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t=2.16,P<0.05);肺癌化疗后CR、PR组患者的CEA水平明显降低,PD组患者的CEA显著升高。结论 晚期NSCLC患者化疗前后CEA含量的变化可有助于评价疗效,联合D-二聚体检测可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进展,对评估患者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D-二聚体;CEA;预后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08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484-01

    目前肺癌已成为当今世界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手术、放疗、化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临床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可有助于早发现肿瘤发生、早发现肿瘤的复发及协助评价疗效。在大多数肿瘤中常伴发着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激活,D-二聚体已被列为常规检测项目,然而其能否预测肿瘤的预后及评价疗效临床中研究的较少。本文旨在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D-二聚体、CE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住院经皮肺活检、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等方法病理证实为不能手术切除的Ⅲ、Ⅳ期NSCLC的患者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31-80岁,平均62.5岁。其中鳞癌28例,腺癌30例,大细胞癌7例。依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提出的TNM分期标准(2009版),ⅢA期13例,ⅢB期24例,Ⅳ期28例。65例患者中有22例患者完成4至6周期化疗,疗效评价达到CR和PR;28例患者完成4至6周期化疗,疗效评价为SD;15例患者初次化疗方案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