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2337436
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216例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 2012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的应用及其优点。方法 对我院自2005年-2012年期间216例采用深低温冷藏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16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是一种简便、经济、安全、可行的方法,适用于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关键词】 自体颅骨;颅骨缺损;深低温保存;颅骨修补

    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是神经外科常见手术之一,其目的主要为恢复颅腔生理完整性,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心理康复。用于颅骨缺损修补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类:①自体颅骨;②钛网;③高分子化合物不锈钢丝网;④硅胶材料及有机玻璃;⑤骨水泥等。我院自2005年开始,对颅脑损伤及自发性脑出血引起脑疝,早期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骨瓣完整的患者均采用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二期用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

    1 资料与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1 一般资料 216例患者,男156例,女60例,年龄12-68岁,平均36岁。骨瓣最大18cm×12cm,最小6cm×3cm。部位:前额部48例,颞部41例,额颞顶106例(其中15例为双侧),枕顶部21例。

    1.2 保存、手术时间及手术方法

    1.2.1 保存 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将去除的自体颅骨骨瓣表面的软组织、骨膜及血迹清除干净,用双层无菌手套包裹,冷藏于-70℃冰柜中深低温保存(保存时需详细标识患者信息以便识别)。

    1.2.2 手术时间 多在患者术后3月-6月期间进行二期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此期手术患者一期手术切口已愈合良好且皮瓣易于分离。具体手术时间视患者全身状况及切口愈合情况决定。

    1.2.3 手术方法 手术在全麻或局麻下进行,采用原切口,仔细剥离皮瓣,勿损伤硬膜以免术后出现积液,充分暴露骨缘以便于自体骨瓣复位。取出的自体颅骨复温后用生理盐水+40万U硫酸庆大霉素浸泡。骨瓣及骨窗边缘用微钻钻孔6-l0个,再用7号缝线或2-3枚颅骨锁固定骨瓣。青少年患者及缺损面积小者多用7号缝线固定,成年人则两种方法均可。颅骨缺损面积较大者,骨瓣中央用微钻钻孔2个,用以悬吊硬膜以减少死腔,防止术后硬膜外血肿。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缝合切口后加压包扎,防止术后皮下血肿及积液。
, 百拇医药
    2 结 果

    术后216例患者均愈合良好,无术后出血、皮瓣坏死及感染发生。仅有16例术后出现皮下积液,考虑与术后切口未做到加压包扎有关,给予皮下穿刺引流加压包扎后切口均一期愈合。修补后颅骨固定牢靠,外形平整、美观。术后随访无明显不适反应,CT及X检查无骨瓣内陷,骨瓣坏死表现,但骨缝存在,考虑与局部骨缘萎缩有关。

    3 讨 论

    颅脑损伤及自发性脑出血引起脑疝的患者,因术后脑水肿明显往往需要去骨瓣减压,造成颅骨缺损,丧失正常保护屏障,影响美观,给患者造成精神负担;且因颅内压平衡遭到破坏患者可出现头疼、头晕等不适自觉症状,出现颅骨缺损综合征[1]。故去骨瓣减压术后需二期行颅骨缺损修补手术。

    修补颅骨缺损除采用自体颅骨外主要用人工材料。金属钛网有导热、价格昂贵、不易塑形、影响术后CT或MRT的复查效果等缺点,硅胶材料及有机玻璃有组织相容性差等缺点。人工材料均有各自不同缺点,术后易出现皮下积液、感染等并发症。与颅骨替代材料相比,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具有较多优点。自体颅骨瓣在深低温下保存,较好地保护了骨瓣中的骨和蛋白基质,而基质成份在诱导新骨成骨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2]。自体颅骨组织相容性好,无抗原性,无排斥反应,不易引起皮下积液;[3]自体颅骨不需要塑形,手术操作简便;而且自体颅骨节省材料费,减少患者经济负担。修补后无组织排斥反应,感染机会少,颅骨正常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得以恢复,可以与颅骨达到骨性愈合。
, 百拇医药
    4 结 论

    深低温冷藏保存的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具有排斥反应少,术后积液、感染等并发症少,不用塑形,手术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适于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建华,印虎生,刘艺春,等.颅骨修补术后并发颅内血肿[J].江苏医药,1999,25(5):321.

    [2] 耿明亮,王金轩.颅骨成形术临床分析[J].临床神经外科医学,2003,(2):79.

    [3] 回新春,员伟强,李春光,等.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31例临床体会.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12:763., 百拇医药(王建新 耿灵军 刘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