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腹膜疾病 > 腹膜炎
编号:13721181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性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8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性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01——2011年间35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中的临床特点,术中及术后的综合预防治疗方法,探讨其预防性治疗的重要性。结果35例患者均采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充分、完全的冲洗及正确的引流,并在肠管表面涂抹透明质酸酸钠是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重要方法,其次术后配合中药治疗,双足三里穴位新斯的明注射,促进肠蠕动早期恢复是预防及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关键。[1]

    【关键词】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剖腹探查术后;粘连性肠梗阻;预防性治疗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是腹部疾病中常见急症之一,多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穿孔,外伤性肠破裂等。常常采取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剖腹探查术,因腹腔内炎症较重,肠液及肠性渗液较多,而且术中腹腔炎症重,手术分离时渗血亦较多且广泛。因此术后发生肠粘连及粘连性肠梗阻的几率较高,但在术中采取积极完全、充分的冲洗,合理置放腹腔引流,肠管表面涂抹透明质酸酸钠;术后积极抗炎对症的同时,予以口服“肠粘连松解汤”或并灌肠;双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促进肠蠕动尽早恢复,并配合恰当及时的护理等措施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1——2011年间35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并采取全麻下剖腹探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26-67岁,平均46.5岁。临床表现:本次发病后至就诊时间(1-6)天。

    1.2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腹痛及腹膜刺激征(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35例,黄疸2例;伴中毒性休克15例,有神志改变3例;T>39℃11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