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20138
编号:13721268
产褥期抑郁的诊治和预防进展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8
     【摘要】探讨产褥期抑郁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现状,就该病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

    【关键词】产褥期抑郁;治疗;预防;进展

    产褥期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为易激惹、恐怖、焦虑、沮丧和对自身及婴儿健康过度担忧,失去生活自理及照料婴儿的能力。国外报道发生率约为30%,国内报道发病率约5.45%-23.08%,较普通人群(3%-5%)高,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1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病原因

    1.1内分泌变化分娩造成产妇身体内分泌系统发生急剧改变,有研究表明产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可导致产妇出现抑郁的表现,也有研究认为皮质激素的减退是产褥期抑郁症的可能因素,还有研究支持产后体内雌激素和孕酮水平降低导致产后抑郁的观点。产后垂体和甲状腺功能低下也与产褥期抑郁症密切相关。

    1.2心理因素有文献报道产褥期抑郁多发生在以自我为中心,情绪不稳定,性格争强好胜,多疑,与人相处不融洽和经常自我欣赏个性特点的人群中。角色的转变和伴随而来环境引起的心理压力也是产褥期抑郁症的重要诱因。

    1.3社会因素产妇面对一些应激事件的发生有关。DominieTSLee的一项前瞻性研究中认为决定产褥期抑郁症的社会因素有:缺乏社会支持,婚姻不满意,目前的生活事件,既往有故意自伤史,以及存在产前抑郁情绪。婆媳关系不好和没有陪月在产后阶段也与抑郁评分高有关联。

    1.4遗传因素有人发现该病患者的近亲中精神病发病率为14%左右,其中1/3的近亲有精神病态,神经敏感。由此可见遗传因素在产褥期抑郁症的病因中占有一定比例。

    1.5既往病史很多学者发现产褥期抑郁症的产妇产前有50%有妊娠高血压疾病,产程延长,产后出血感染等。曾有难产,滞产和手术助产的孕妇产后抑郁几率高,患有经前期抑郁症和经前期综合征的人容易产后抑郁,目前的研究表明产褥期抑郁症的再发率是10-50%左右。

    1.6中医学病因产后多虚,血不养心;过度忧愁思虑,损伤心脾;产后多淤,淤血停滞,上攻于心。常见的病因有心脾两虚,淤血内阻,肝气郁结。

    2产褥期抑郁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产褥期抑郁症没有突出的临床特征,容易被忽略,应引起重视及时给予正确的治疗。本病在国内尚无统一诊断标准,参考1994年美国精神病协会制定的标准:在产后4周内发病,具备下列症状的5条或5条以上,必须具备①或②条,且持续2周以上,患者自感痛苦或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功能已经受到严重的影响。症状包括:①出现抑郁情绪。②对全部或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③体重显著下降或增加。④严重失眠或过度睡眠。⑤精神焦虑不安或呆滞。⑥疲劳或虚弱。⑦遇事皆感毫无意义或不恰当的自责,自卑和缺乏自信。⑧注意力溃散,思想不集中。⑨存在反复自杀念头。也可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有精神障碍者采用DSM.IV-TR配套的定式问卷SCID-I来协助诊断。

    产褥期抑郁需要同精神分裂症,焦虑症相鉴别诊断。精神分裂症的主要临床症状有思维联想障碍,情感障碍,意志活动障碍,感知觉障碍,幻觉,妄想,紧张综合征。抑郁症常伴有焦虑症,抑郁主要是情绪低落,对事物缺乏兴趣,自我感觉差,自我评价低,消极观念为主;焦虑症则是预感到未来不幸或实际不存在的威胁而紧张和恐惧。以发作性或持续性情绪焦虑紧张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昏、胸闷、心悸、呼吸困难、运动不安等躯体症状。

    3产褥期抑郁症的治疗 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心理治疗效果欠佳时辅以药物治疗,其他的辅助治疗方法如电击治疗、物理治疗等。

    3.1心理治疗单独使用适用于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和产后拒绝药物治疗的患者,也可作为重度抑郁症的辅助治疗手段。针对其发病诱因及每个人的情绪特点,由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处理产后的各种改变,培养患者建立信心,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家庭成员及周围人对患者的关心支持,特别是丈夫的态度,对产褥期抑郁症的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3.2药物治疗主要是抗抑郁药物,如选择5-羟色胺(5-HT)再吸收抑制药、三环类抗抑郁药(TCD)等。选择5-羟色胺(5-HT)再吸收抑制药在临床上常用的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这次药物不进入乳汁,可用于产褥期抑郁症的治疗。近年来有研究使用激素治疗产褥期抑郁症,针对产后雌孕激素水平的下降,使用雌孕激素补充治疗,最近有研究认为雌二醇可以有效治疗产褥期抑郁症,特别是母乳喂养者,疗效肯定。中医治疗目前也受到关注,以调和气血,安神定志为主同时辅以心理治疗,有效率为93.33-94.47%。

    3.3电击治疗一般用于急性抑郁症,因危险性较大,现一般较少使用。

    4产褥期抑郁症的预防和护理

    加强产前孕前的健康教育宣传,加强围产期保健,了解孕妇有无精神病家族史,帮助孕产妇了解整个孕期的生理心理变化,根据不同性格的患者运用心理学知识针对性的解决可能导致产褥期抑郁的因素。

    分娩过程存在很多导致产褥期抑郁的诱因,几乎所有孕妇对分娩有恐惧心理,希望得到家人陪同消除分娩时的恐惧和不安。近年来人性化的管理已经在大多数医院提供了导乐分娩,由专一的助产士从第一产程到产后2小时全程陪同孕妇,并可有家属陪同身旁。护理工作者应全程持续给予产妇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耐心细致的讲解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孕妇如何面对处理,鼓励帮助孕妇进食、进水,保持充足的体力。积极处理产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尽可能消除对孕妇躯体和精神刺激。

    产后应指导产妇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休息,避免过劳和过重的心理负担,教会产妇处理情绪问题的技巧,告知基础必要的育婴知识,如何进行母乳喂养、指导产妇及家属正确护理新生儿。文献报道产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减少抑郁、焦虑,增进积极情绪,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综上所述,对于产褥期抑郁症要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心理治疗是产褥期抑郁症的首选治疗方法,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及其他治疗方法。从孕前开始加强围产期健康教育,关注产妇身体和心理状况、良好的社会关系及和睦的家庭支持能降低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仇剑鉴,王祖承,谢斌,等.产后抑郁的有关心理、社会和生物学因素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1(27):26-28.

    [2]劭波,郭军,王庆玫.产科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疗养医学,2007,16(6):356.

    [3]DominieTSLee,Alexander SKYip,Sandra SM Chan,etal.香港华人妇女产后抑郁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9(19):626-631., 百拇医药(钟晓雪 陈若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