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201312
编号:13709220
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干预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12
     【关键词】 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87-01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的终身性疾病,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心、脑血管并发症是高血压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中国已有高血压患者2亿多,其中1.5亿患者不知道高血压是什么病或其血压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1],如何使高血压系统管理方案让高血压患者读懂,提高知晓率,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课题。为了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疾病的影响,我们在社区开展了高血压自我管理教育,并对实施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社区内常住居民中经医疗机构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为干预对象。本文高血压患者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54-88岁;其中干部10例,工人21例,无业19例;文化程度:大学本科以上5例,中专以上9例,初中以上20例,初中及以下水平16例;高血压病病程1-12年。

    1.2 纳入标准 50例患者均符合临床统一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1.3 方法 将50例高血压病人全部纳入社区高血压分级管理。定期接受由医疗专家和社区护士开展的知识讲座和个体指导等形式的护理服务。主要调查病人在治疗依从性、对高血压及危险因素的认识程度和生活方式、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变并进行效果评估。

    2 影响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因素

    2.1 患者缺乏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 调查显示,我国有2/3的农民不知道正常血压值,大多数人不知道高血压的预防保健知识[2]。有些患者虽然能遵医嘱服药,但仍保持原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积极运动、肥胖、饮食偏咸、吸烟、酗酒、熬夜等使降压效果不满意。

    2.2 心理因素对降压效果的影响 初次确诊为高血压病的患者,由于对高血压病缺乏认识,对医生的诊断不愿接受,表现为紧张、恐惧;有些患者在高血压早期或症状较轻时忽视病情,不能定期就诊,做相关的化验检查,当高血压症状加重或心脏、脑等重要脏器出现并发症时,因检查及治疗花费较高时又易产生焦虑、易怒心理。

    2.3 不能坚持监测血压 大部分患者及家属不知道怎样测量血压,也缺乏血压监测意识,由于血压波动大,不稳定而导致了并发症的发生。

    2.4 药物治疗依从性差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需长期或终生服药治疗。因患者对单纯血压升高的危害认识不足,治疗初期遵医效果好,当血压下降或症状好转就自行停药,自觉症状加重如出现头晕、眼花时又随意增加药量或改变服药时间。

    3 干预措施

    3.1 加强高血压疾病知识教育 每月组织社区居民参加高血压教育小课堂,我们将每次讲座的重点内容进行提炼,印成宣传材料发放给患者,在每两次讲座之间组织患者进行经验交流,学习《高血压自我管理手册》,让患者及家属知晓治疗高血压要早期性、长期性、个体性[3]。①早期性:改变患者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坚持运动、戒烟、限酒,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体重减轻、血压下降,控制高血压以减少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②长期性:通过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和适当运动力争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或较正常的水平,让患者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疾病,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③个体性:不同患者对降压药物敏感程度和作用的耐受性有差异,因此治疗时,根据不同患者的病程进展、心理和合并症综合分析,选用降压药。

    3.2 注重心理干预 对高血压初发者多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当患者血压下降明显时给于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减轻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病程长的患者除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外,督促其定期复诊、检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3 自我监测血压 通过自我监测血压可以使患者了解其血压变化,提高用药依从性,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如测血压前安静休息5min、排空膀胱,测血压做到定时间、定部位等,并做好记录。

    3.4 指导药物治疗用药要充分考虑到治疗的长期性和基层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给患者选用价格合理、治疗效果好的降压药。指导患者坚持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减药、漏服,强调合理服药的重要性和随意停药的危害,并讲解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不听信广告用药。

    3.5 运动干预教育患者坚持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运动前做好热身,多做深呼吸,注意劳逸结合,以保证充足睡眠。冬天不宜起床太早,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自我管理行为干预,纠正了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改变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率,血压控制率,使血压得到很好控制,同时医疗费用明显下降,有效的自我管理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也减少和延缓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爱军,庄丽娜.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8):1809.

    [2] 侯娟丽,王小兰,罗小兰.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4):40-41.

    [3] 王晓玲,杨晓芳.高血压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49-50., 百拇医药(沙金芝 郭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