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7
编号:13748876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1日 刘新文 仲少文 高杰
第1页

    参见附件。

     本研究还发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肿瘤是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原因可能为:①中央区淋巴结是大多数PTMC淋巴结转移的第一站,PTMC通常先转移到肿瘤周围的气管食管沟、气管前淋巴结,随着病变的发展,随后转移到颈侧区淋巴结。②甲状腺上极癌灶的癌细胞可以通过甲状腺上动脉周围的淋巴回流系统更容易到达颈侧区淋巴结。

    此外,PTMC有以下特点:①具有多灶性;②易发生气管旁淋巴结转移;③手术后可以长期无瘤生存。所以初次手术,应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或次全切除术,并清扫气管旁淋巴结,根据情况行颈部区淋巴结清扫,术后给予内分泌治疗。

    综上所述,年龄、肿瘤大小、被膜外侵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和肿瘤位置可能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肿瘤是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Kwait JY, Kim EK, Kim MJ, et a1. Papiuary raieroesreinoma of the thyroid: predicting fact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 ors of lateral neck node metsstasis[J]. Ann Surg Oneol, 2009, 16(5): 1348-1355.

    [2] 张建明, 苏艳军, 刁畅, 等.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研究[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1, 18(4): 414-418.

    [3] 徐雅男, 王家东. 21(15): 679-682.

    [4] 张焕虎, 苏超, 周海蒙, 等. 102 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治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 2012, 39(1): 49-51.

    [5] 邵雁, 蔡秀军, 高力, 等.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因素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 2009, 89(6): 403-405.

    [6] 任立军, 丁印鲁, 张成雷, 等.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手术方式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 2011, 6(3): 309- 310.

    [7] 邵选, 林快鹿, 张筱骅.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综合临床, 2011, 27(7): 739-743.

    通讯作者:

    刘新文(1971.02出生),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甲状腺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单位:汝阳县同济医院;地址:洛阳市汝阳县杜康大道中段;邮编:471200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