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0
编号:13745123
“治未病”思想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0
     【摘要】探讨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在肝硬化护理中的作用。通过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对肝脏炎症阶段(未病先防)、肝硬化阶段(既病防变)、调养阶段(瘥后防复)不同阶段的分析、探讨。“治未病”思想对肝硬化各阶段的影响较大,通过“治未病”思想在肝硬化护理的应用,可以更好的指导临床诊治,延缓疾病发展的过程,阻止疾病进一步恶化。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把“治未病”思想运用于临床各个方面的护理工作,让人们更科学、更健康的生活。

    【关键词】治未病;肝硬化;护理;

    【中途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176-02

    “治未病”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周易》,其曰:“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这蕴含着未雨绸缪的预防学思想。“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目前我国中医界有人把治未病的思想主要分三个层次,一为养生保全,未病先防;二为防微杜渐,先病而治;三为既病知传,先变而治[1];也有人主张分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2]。在肝硬化的护理应用中,笔者认为把治未病思想分为三个层次: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 百拇医药
    1 未病先防

    该阶段属于慢性炎症阶段或肝纤维化阶段,此阶段可有或无明显症状,或仅在体检时发现异常,为免疫耐受期,应密切观察病情。①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此阶段应注意劳逸适度,内经云“起居有常,不妄劳作”,应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作息制度,注意休息,忌过度劳累,少熬夜,适当运动。②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是正常生命机能的基本保证,营养的合理调配和摄取,在预防肝硬化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素问.脏器法时论》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宜,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则补精益气。”指出不偏食,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但饮食不当则会加快病情的发展,酒食肥甘厚味尽量少食用。另外,正确合理用药,减轻药物对肝脏的损害。③心理护理:慢性肝炎和肝纤维化属慢性疾病,长期病痛及精神压力的折磨,多数患者处于焦虑、恐惧、孤独、抑郁之中,而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疏泄,可调畅气机,调节情志,故恰当的心理护理是本病调护的重要环节。因此,对患者要给予耐心的解释、鼓励和安慰,消除患者的顾虑,保持乐观坦然的心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处在最佳心理、生理状态下主动接受治疗及护理操作。
, 百拇医药
    2 既病防变

    该阶段已进入肝硬化阶段,无论肝功能、影像学检查,还是肝组织活检都有不同程度异常。《难经.七十七难》曰:“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及时切断该途径是阻止该病传变和治愈该病的关键。西医也非常重视该阶段的治疗,目的是防止并发症如腹水、肝性脑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肾综合症等的发生,防止疾病进一步进展为肝癌[3]。①一般护理:卧床休息可以增加肝脏的血流量,有助于肝细胞修复和再生。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不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但是患者可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慢走、打太极拳等。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主张多卧床休息或绝对卧床,这样有利于增加肝脏的血流量,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的恢复。②饮食护理:在肝硬化代偿期,应供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以及适量脂肪的饮食。在失代偿期,对于腹水或者浮肿者,应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有肝脏损害倾向的患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有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食物的制备宜细软,避免坚硬、粗糙、含纤维多、带有刺及难消化的食物,以免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另外,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肠道氨的吸收,避免诱发肝性脑病。每天进行口腔护理,指导患者用软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③心理护理:这一阶段病情变化快,患者有较多的思想顾虑,包括出现的意外情况、疾病的结果、巨额的医疗费用等,都可能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护理时要关心、体贴患者,在治疗和护理时,详细介绍目的和注意事项、告知相关知识。对于抑郁、悲观的患者,要采取鼓励、耐心疏导的方法,分析患者抑郁的原因。观察其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必要时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还要和患者家属保持有效的沟通,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 百拇医药
    3 瘥后防复

    当肝硬化治疗后稳定,这时就进入病后调养阶段,即瘥后防复阶段。中医认为久病初愈,机体仍处于气血阴阳亏虚,所谓邪去正虚之时。应指导患者起居有常,劳逸结合,保持情志舒畅。恢复期的患者体质仍然虚弱,饮食上应加强营养,给高热量、适量蛋白质及高维生素饮食,做到营养均衡。要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切忌大便时用力过度和憋气。中医认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因此要避免受凉感冒、咳嗽。生活要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可熬夜、酗酒、吸烟。禁止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及自行停药和换药,不滥用药物。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需终生随访。

    中医学中“治未病”的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医学实践的经验总结。通过将该理论运用到肝硬化护理中,使患者了解了肝硬化的发病特点,提高了自我防护能力,消除了诱发因素,减少了并发症,延长了患者的生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和要求会越来越高,“治未病”思想不仅仅在肝硬化护理得到应用,也可以在其他疾病方面更好的指导临床诊治,延缓疾病发展的过程,阻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因此“治未病”理论也必将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日趋完备,更好地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张志斌,王永炎.试论中医“治未病”之概念及其科学内容[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0(7):440.

    [2] 卢秉久,郭黎娜,季进锋,等.“治未病”理论在肝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学,2008,26(11):2324-2325.

    [3] 刘战河,吴玉叶,刘艳霞,等.“治未病”在早期乙肝肝硬化防治中的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0,2(8):1-2.

    [4] 王晶.肝硬化患者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12):77-78.

    [5] 张鹤,杨虹,王铁英.心理护理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1,30(13):139.

    [6] 罗玲.肝硬化的饮食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7125-7126., 百拇医药(廖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