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0
编号:13745166
体外冲击波碎石在泌尿结石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0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194-01

    1 引起结石的因素:1、尿液浓缩 2、尿酸过高 3、草酸过高4、肾脏疾病

    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原理:体外碎石是一种非侵入性操作,利用冲击波在体外将肾及输尿管的结石击碎,使之裂解成砂状颗粒,再随尿液自然排出体外,是目前治疗泌尿系结石首选措施。

    2 适应症:1、肾、输尿管、膀胱的中小结石。 2、其他手术治疗后的残留结石。

    3 禁忌症:1、重症心脏疾患,尤其应用心脏起搏器者 2、结石以下尿路有梗阻病变者 3、并有出血性疾病者

    4 体外冲击波碎石的优点:

    现在的碎石是在监视器下进行的,能准确击碎结石,定好位后一次性治疗只需要30-40分钟,可以不住院,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对直径超过0.5厘米的结石,采取碎石后,再服用药物可以促进结石排出。 五.体外碎石的缺点:
, 百拇医药
    体外冲击波碎石对于顽固性结石、巨大结石的效果不太明显。另外,肾结石往下掉,很多时候就卡在输尿管上,如果结石长时间卡在输尿管内,引起了输尿管炎症、水肿、增生、粘连,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是无效的,这时,就要依靠弹道式腔内碎石来解决。(腔内钬激光碎石)

    5 体外碎石的术前准备:

    腹部平片(了解结石详细情况),B超检查、V肾盂造影(确认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其他疾病的检查。有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应先让病情稳定后再治疗;碎石前2天有感染、白细胞升高、发热者,先给予抗生素治疗,热退后再行碎石。

    6 实施碎石原则:

    6.1 当病人有多个结石时,先碎最近出口的结石;

    6.2 一次碎石,放电不超过3000次,病人状态良好,确是碎石需要,可适当增加放电次数;
, 百拇医药
    6.3 同一病人连续两次碎石的时间间隔原则上不少于7天,最多进行3次碎石治疗;对较大且不易粉碎的结石,应坚持低能量、分次治疗的原则,不能靠增加治疗能量、延长碎石时间来提高碎石疗效,避免冲击波对输尿管及周围组织的严重损害。

    7 护理干预:

    7.1 泌尿系结石的患者大多经历过强烈的疼痛,常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因此,要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碎石前向病人讲明该治疗法简单、安全有效,可重复治疗,以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争取其主动配合。

    7.2 必须告诉病人冲击波触发时(碎石开始时)机器会伴有相当大的噪声,类似如放鞭炮样响声,以免病人因惊慌而出现无意识的动作造成身体移动,影响定位,可佩戴耳塞。在触发冲击波前,必须确保病人身体与水囊有良好的接触,如果二者之间有气泡,可能会造成皮肤损伤,冲击波的效率会被衰减,从而达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 http://www.100md.com
    7.3 碎石后病人如无明显不适,可正常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给利尿剂,有利于利尿、排石,无全身反应及明显疼痛,可适当活动。 肾结石病人要注意观察有无石街的形成,巨大肾结石因短时间内大量碎石可突然充填输尿管而发生堵塞,故应采取患侧在下的侧卧位且不宜早期下床活动,以减慢碎石进入输尿管的速度,使结石随尿液逐渐排出。

    7.4 术后注意观察排尿及排石情况,告诉患者排出过程中可能出现血尿、疼痛,可在1-3天内消失。预备2~3个无色透明广口瓶,仔细观察有无碎石排出,必要时用纱布过滤尿液,收集结石碎渣作成分分析。

    8 健康指导:

    8.1 经常向病人宣教卫生知识,让其了解尿石症的病因、病程、症状及预防知识,增强病人康复的信心。

    8.2 饮食指导 因食物与营养对尿石的形成和预防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根据结石分析合理安排饮食。高钙结石不易食用牛奶、精面粉、巧克力等;草酸结石不宜食用浓茶、菠菜、番茄、芦笋、豆类等,多食含纤维丰富的食物;尿酸结石不宜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应进食碱性食物;感染性结石建议进酸性食物,使尿液酸化。注意平衡膳食,合理营养。

    8.3 饮水指导 向病人解释多饮水的重要性,碎石后每日饮水2000-3000ML,尤其夏季和夜间,为避免夜间尿液过分浓缩,必须强调睡前饮水500ML,夜间起床排尿后再饮水200ML,最好饮用矿泉水和磁化水。

    8.4 运动指导 解释多活动的意义,以减少结石物质形成沉淀,肾结石患者碎石后第二天,如无绞痛、血尿者,可多做运动。输尿管结石碎石后2-4小时,无血尿时可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做跳跃、跑步、上下楼梯等活动。, 百拇医药(栾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