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0
编号:13745169
浅谈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0
     【摘要】重症护理是为重症患者提供健康服务的过程,护理活动是科学,艺术人道主义的结合。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极重症患者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消除不良情绪的反应,调动其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向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对恢复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重症;心理反应;心理护理;焦虑

    【中途分类号】R4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196-01

    1 ICU患者的心理反应

    1.1惊慌、恐惧:进入监护室,面对陌生的环境,加上患者病情重且急剧变化,患者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表现为惊慌失措,情绪波动大,为了保证治疗和护理工作正常进行和控制院内感染,ICU实施无陪护制度,且环境封闭,家属与患者完全隔绝;术后患者切口的疼痛和监护导线导致躯体活动受限,害怕导管脱落而被迫静卧;邻近病床患者病痛的呻吟声和治疗带来的影响;医护人员对患者抢救讨论时的言语刺激及忙禄的身影,这些都会造成患者的恐惧。
, http://www.100md.com
    1.2焦虑不安:危重患者入住ICU后,由于环境异常和气氛紧张,加之患者急剧的生理改变,使他们感到紧张、焦虑、惧怕,为了抢救生命,有些急重患者需要立即手术治疗,患者缺乏心理准备,对手术结果的不确信,加上手术痛苦大,对生命有一定的危险,使患者出现焦虑不安的心理当患者看见或听见他人的痛苦和死亡时,也会为自己的疾病担忧和害怕,同时,ICU是医院内先进医疗仪器较为集中的区域,ICU的各种先进仪器及工作人员不停地进行一系列复杂的操作,使患者产生心理压力,表现为焦虑不安或激动为了便于监护和治疗,ICU没有“时间性”灯光常明,这种环境易使患者心理不安。

    1.3孤独无助:由于患者入住ICU,没有家属亲人的陪伴,探视也受时间限制,接触的都是陌生的医护人员,患者会倍感孤独,特别是年长和年幼的患者,他们的孤独感表现更加明显,更加迫切需要家属或亲人的陪伴和安慰,而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由于治疗时间较长,治疗效果欠佳,对医护人员救治产生质疑,猜疑医护人员对自己隐瞒病情,从而产生一种“没有人可以治好我”的无助心理。
, 百拇医药
    1.4人格侵犯:护士在询问和做各种治疗护理时都可能掀开患者衣被,绝对卧床的患者进食及大小便都需要在床上协助进行,因而使患者感到个人空间被侵犯,隐私权被剥夺,患者往往会对医护人员这种特殊的诊治和护理方式表现出反感抗拒和害羞的心理。

    2 如何安抚患者心理

    2.1重症监护病室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除了需遵循临床心理护理的一般原则之外,还需结合ICU的特殊情境,及其患者的特定状态,在以下方面加强。ICU护士的职业心理素质;相对于其他岗位的护士,ICU护士的职业心理素质有其特殊的意义,如在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下处惊不乱的良好素质,不仅可以确保ICU护士沉着自如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场面,还可以镇定患者的惶恐不安,使之产生安全感。护士在进行各项治疗操作时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的同意,操作时洞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停止操作并做出相应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用亲和的态度,得体的举止给予患者细致的照顾,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 http://www.100md.com
    2.2营造和谐舒适的ICU住院环境,环境应从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考虑,给患者营造一个安静、安全、整洁、舒适的休息环境。主动热情接待患者,监护病房的布置力求舒适协调,室内空气流通,病房定时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新鲜,室内保持恒定适宜的温湿度;监护设备、床单元、用物每日擦拭消毒;在病室内安设钟表和日历,夜间关闭日光灯,使用光线柔和的壁灯,同时应使医疗护理操作集中;床单位之间有活动窗帘,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创造属于患者个人的治疗空间;抢救患者时隔壁床位间应用屏风或布帘遮挡;为患者提供柔软、平整、干净的床铺,高度合适的枕头和厚薄适中的被褥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卧位姿势,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医务人员在进行诊断、治疗、操作、护理前后都进行六步洗手,无菌观念强,避免了交叉感染;尽量使机械,警声和谈话,走路等人为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利于患者休息,使患者在和谐舒适的环境中休养和康复。

    2.3主动与患者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情况允许时,ICU的护患关系建立得越早越好,特别是对那些承担较大风险的手术患者,护士与他们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应当从患者进人ICU之前做起。这样当自己平安渡过手术关,在陌生的特殊环境中,自睁开眼睛看到一个可以依靠的熟人,担心和优虑等心理压力也会大大减轻。以适宜的职业言行帮助患者建立安全感,在重症患者的救治过程中,护士需以环环相扣且娴熟有序的操作镇定自若而始终如一的神情平心静气又委婉劝慰的话语等适宜的职业言行,给处于孤立无援心境忑不安的患者带去安全感,有时直接关系到重症患者的救治成败。把观察患者表情作为分析其心理状态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重症患者外露的表情动作、神态、语调等方面来分析他们的心理状态,实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保持平和心态和稳定情绪。因此,护士首先要多询问、安慰和帮助患者,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不可因监测和治疗任务重而忽视了对患者的精神支持和心理护理,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乐观的精神面貌出现在患者的面前,使患者与护士的合作中受到感染,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由于监护室患者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治疗,会导致患者产生一种与世隔绝的错误心理,故要帮助患者积极与亲人沟通,让患者感到有依靠,消除患者的孤独感。医护人员行治疗护理时态度要认真、操作轻柔、动作灵敏,主动了解患者的自觉症状、性格特征、生活习惯,根据‘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为患者营造一个符合患者个性,贴近生活的监护环境。
, 百拇医药
    2.4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本院ICU采取限制式探视制度。探视时间被限制在每日下午16:00~16:30,每次只允许2人进入。在探视之前,一定要再检查一遍患者身体与床单位、体位、引流管、敷料、输液等情况,护士要做到病情、治疗、护理心中有数,这是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ICU医护工作者在精心治疗病人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家属的心理状况,尽可能给予关怀,缓解家属的心理压力,减少家属的心理不适,体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并在探视期间向患者家属介绍患者病情及治疗护理措施和效果,以取得家属的信任和理解。

    3小结

    在护理工作中突出体现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全面整体护理上,而一个患者必然牵涉到家庭这个大社会中的小单元内的若干人,在积极努力治愈患者的同时关注其家属的身心健康,使患者得到正常的心理支持也是完善护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医疗风险,无处不在”,我们应尽早尽快预见、识别风险,鉴定、评估风险。完整的风险管理机制,可以有效避免医疗事故、医疗风险,有效地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月枫,陶红,刘晓红.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工作满意度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8:23-26.

    [2] 周玲玲.人文-人文精神[J].中国校外教育,2009,(1):3.

    [3] 张秀伟,姜安丽.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研究现状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40-543., 百拇医药(吕田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