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脑性瘫痪 > 脑性瘫痪
编号:13745172
脑性瘫痪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和治疗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0
     【摘要】本文根据自己在康复中心从事语言治疗工作多年的实践经验,从不同角度分析脑瘫患儿家长心理以及心理护理在治疗中的体会。通过对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患儿家长心理问题的认识,把心理护理运用到患儿家长身上,有利于保证患儿家长健康心态,共同促进患儿康复。

    【关键词】脑性瘫痪;心理;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198-02

    脑性瘫痪是指婴幼儿在大脑未发育成熟之前,由于各种原因的非进行性损害或损伤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癫痫及视觉、听觉、言语、行为、情感等障碍的一组综合症[1]。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很多濒临死亡的新生儿经过抢救而获得了生命,同时有许多脑瘫高危患儿得以长期生存[2]。大多数家长难以接受,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影响康复治疗效果[3],现将其异常心理特征及针对性护理策略归纳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心理的定义及心理发展的内容

    1.1心理的定义 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映像。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1.2 心理发展的内容 心理发展包括许多方面内容,其中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情绪和情感特点、意志特征、气质特点、自我意识水平等都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

    2 心理问题分析:根据这几年与众多患儿家长的接触和交流,发现多数家长都存在一些共同的心理表现,其心理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焦虑和恐怖:是患儿被诊断为脑瘫后家长最主要最普遍也是第一心理反应,常表现惊讶、呆定、内心惶惶不安。尤其是一些家长对脑瘫一词不甚了解,还以为自己的孩子是“傻瓜”“白痴”,感觉孩子得了不治之症。

    2.2 否认阶段:一旦稍冷静下来,大多数家长都会否认现实,认为是医生诊断错了,四处求医,因此也耽误了孩子的最佳治疗时间。
, 百拇医药
    2.3 失望 接受阶段:在众医院的相同诊断下,家长逐渐接受了现实,有些家长出现过分悲观、失望、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发怒,对事业、生活失去信心。

    2.4 猜疑心加重:家长对周围和他人举动特别敏感。看到周围人低声说话,总认为是在议论自己孩子有关的事,尤其是一些来自农村、只是水平低的家长,更害怕别人说自己做了不好的事情而生了这样的孩子,对人充满了敌意,对亲朋好友的安慰也认为是讥笑。

    2.5 自尊心过强: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生了一个不健康的孩子,觉得低人一等,不愿带孩子出门,害怕别人的议论和目光,同时又特别渴望得到亲朋好友的关心,希望每个人都喜爱他的孩子,只要孩子有一点进步,就觉得自己的孩子很聪明,什么都会;或者不能正确对待事实,定的康复目标过高,对病情严重的孩子也迫切希望他以后能成为正常人。

    3 治疗人员应具备的心理护理方法。那么怎样帮助脑瘫患儿家长克服不良心理反应?
, 百拇医药
    3.1 首先要让家长对脑瘫这个疾病有个正确的认识,医务人员对家长要耐心讲解病情,真诚鼓励,对于家长出现的焦虑、 绝望、 厌恶等不愉快的情绪及所导致的行为异常,要敢于迎难而上,讲清道理 说服家长,那么脑瘫又是一个慢性病,对康复医疗中出现疗效缓慢的现象,要鼓励他们按计划分阶段训练,坚持治疗,持之以恒[4]。

    3.2 利用支持系统,亲朋好友提供真诚的关怀。支持系统是指能满足个人需要的不同种族及深度的个人关系[5],一旦得知好友家的孩子患了严重的疾病,作为朋友来说,及早打电话安慰或前来探望,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让他倾诉一下心中的不满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劝解,对患儿家长以后能以一颗平静的心对待生活十分重要。作为亲戚来说,多给予物质上的关心和生活上的照顾,对增加患儿家长战胜疾病的信心,也是有帮助的。

    3.3 尽量减少由疾病带来的压力,家长出现消极情绪,不能正确面对生活和工作,但是孩子的疾病又可能伴随一生,如果这样消极下去,对自己和家庭都是没好处的。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家长要尽快地调整情绪,为家庭生活制定一个计划,使生活尽快走向正轨。
, 百拇医药
    3.4 合理的安排时间。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些家长为给孩子治病,而放弃了工作,也是欠妥当的。家长应制定出工作与生活的先后次序,合理安排时间,要学会接受别人的帮助(比如帮着在医院照顾孩子),不要把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可将康复目标分成几个阶段完成,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会又多一份成就感,那么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就会感到小些。同时,有规律的作息对自己的身心也是有帮助的(比如适当的体育锻炼 充足的睡眠)。

    3.5 加强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是指一个人能够适时的、直接的、诚实的表达自己的感觉, 信仰和想法。遇到自己的权益被侵犯时能挺身表达自己的意念,不侵犯他人的权益, 更尊重他人的信仰,其内心是平和的,无焦虑状态。寻找一个温和有趣的正常爱好。例如听音乐、绘画、弹奏乐器等,这样可以加强家长对疾病的心里承受能力。

    4 结论

    心理护理是康复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广大医护人员认可和接受。同时心理护理目标已不局限在病人和疾病本身,而是扩大到病人家属、社区、预防保健和提高生活质量等多方面。在医院开展优质服务的今天,注重细节,重视患儿家长的心理问题,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6],帮助家长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儿童,共同促进患儿康复。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杨亚丽. 杨亚丽.实用小儿脑性瘫痪.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9.

    [2] 葛莉.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职责[A].中华护理杂志,2005年“医院管理年”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3] 董雪.护理美学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陈芬菲.住院患儿家属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对策.福建医药杂志2008(1).

    [5] 袁桂丽.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09,17:152.

    [6] 潘多.住院患者感知护理服务质量与满意度关系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百拇医药(孟黎萍 陈丽)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脑性瘫痪 > 脑性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