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皮肤附属器官疾病 > 褥疮
编号:13745210
16例压疮湿性愈合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0
     【关键词】压疮;湿性愈合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15-01

    压疮(褥疮)是一种皮肤和组织的损伤,通常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如长时间坐和躺在同一位置,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不能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的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破溃和坏死[1]发生于昏迷、脊髓损伤、老年股骨颈骨折等长期卧床的病人。压疮的发生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护理也较为棘手,常因久治不愈、合并感染、全身衰竭而最终导致病人死亡。我科应用湿性愈合理论换药治疗Ⅱ~Ⅲ期压疮,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2009年1月~2012年3月共收治压疮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36~91岁,平均55岁。采用美国国家压疮协会(NPUAP,1998)的压疮评估准则,Ⅱ度压疮12例,Ⅲ度压疮4例。起压疮的原发病为: 外伤性截瘫5例、脑血管病8例、股骨近端骨折3 例。骶尾部压疮Ⅱ度7处、Ⅲ度5 处、坐骨结节压疮Ⅱ度3 处、Ⅲ度3处、股骨大粗隆压疮Ⅱ度2处。最小的部位面积为0.1cm×0.2cm,最大面积为7cm×12cm ,面积均数(2.9±1.0)cm×(3.0±2.0)cm。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每例患者均按褥疮护理常规护理: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无渣屑。床边挂翻身卡,实施每1?2h 翻身1 次,给患者卧气垫床,受压部位垫软枕,每次翻身均翻到位,以免褥疮部位长期受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大便失禁病人每次均用温水或湿巾纸清理干净,不留痕迹,避免不良刺激,保护创面。根据对患者的评估和褥疮分期结果,清洁、清创后暴露新鲜创面,水凝胶与透明贴膜并用覆盖创面,根据敷料浸湿渗液量多少,原则上3~4d 更换敷料1次,如敷料发白、鼓起移位时及时更换敷料。尾骨尖部压疮将敷料按创面情况进行剪裁,然后轻轻压入皱褶内,再轻压敷料边缘,敷料周围以胶布固定。

    1.3 结果 20 例压疮患者经治疗10d左右,可见新生肉芽组织鲜红、有光泽,皮肤创面局限,没有渗液,15-20d左右皮肤表面结痂。

    2 讨论:

    2.1 1962年动物生理学家Winter[2]猪体组织研究发表了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报告,水疱如果不予以刺破,能促进上皮表层细胞活动,有利于伤口迅速愈合。这一发现使现代湿润创面处理理论-湿性愈合理论也应运而生,并不断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与干性愈合相比,湿性愈合的优点: 调节创面氧张力,促进毛细血管的形成; 有利于坏死组织和纤维蛋白的溶解; 促进多种生长因子释放; 保持创面恒温,利于组织生长; 无结痂形成。
, 百拇医药
    2.2 水胶体敷料(湿性愈合敷料)能有效防止外部细菌的污染,而它让气体通过的同时,对水分和细菌又没有渗透性,为防止表面细菌侵犯增加一道屏障。它还具有吸附性能,并与伤口渗出物相互作用形成柔软湿润的胶状物,从而提供了一个高度湿润、吸收伤口渗出物、保持最佳湿度、保持有利的酸碱度、不粘连新生组织的接近生理状态的湿性环境,促使伤口快速愈合。通过换药护理创造接近生理状态的湿性愈合环境,有利于肉芽的生长,同时敷料与伤口新生肉芽组织不相粘连,有利于坏死组织的溶解,起到自我清创作用,降低感染的机会。在伤口护理中应用湿性敷料,能促进新鲜肉芽组织的生长,同时由于保持了湿润,从而避免了创面渗出物的过度蒸发而形成干痂,不导致过度增生使大量瘢痕形成。大量研究报告证明【3-5】湿性愈合理论治疗慢性伤口大大缩短了伤口愈合的时间,降低了潜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减少了护理人员工作时间,大幅度提升了压疮患者生活质量。

    2.3 运用湿性愈合理论治疗压疮具有起效快、换药次数少、减少污染、疼痛轻的特点,且使用方便,减轻了护理工作,值得临床推广。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小寒, 尚少梅. 护理学基础[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1282.

    [2] Winter G D. Formation of the scad and the rate of epit hlialisation of superficial wounds in the dometic pig[j]. J WoundCare,1995,4(8):336-367.

    [3] Sharman D. Moist wound healing :A review of evidence , ap2 plication and outcome [J] . Diabetic Foot ,2003 ,6 (3) :112 -120

    [4] 郑云慧,朱群娥. 保湿敷料与伤口愈合[J].护理与康复,2007 ,6(3) :157-159

    [5] 刘燕雄,刘洁珍. 湿性愈合疗法在压疮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患者护理,2007,13 (8) :692–693., 百拇医药(邹玲)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皮肤附属器官疾病 > 褥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