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0
编号:13745217
护理干预措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0
     【摘要】目的:探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74例COPD缓解期患者在心理护理、饮食调理、呼吸功能训练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根据生命质量评估表(quality of life,QOL)对 COPD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情感角色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干预6个月后74例患者日常生存质量较就诊时明显提高,各项指标,经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干预;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2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及阻塞性肺气肿,常发展为肺心病,是引起老年人慢性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为了缓解和改善症状,减轻COPD引起的功能障碍和对心理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COPD缓解期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11年1~12月符合中华医学会2007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1]COPD患者74例。其中男49例,女25例,年龄57~81岁,平均年龄(64.2±3.6)岁,病程6~17年,平均(7.8±2.3)年。排除心、肺其他疾病及急性COPD、理解能力差、长期卧床、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等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抗感染、畅通呼吸道、化痰、解痉等综合处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订实施缓解期的护理干预措施。

    1.2.1 合理膳食 COPD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的营养状态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患者常常伴有营养不良,体重进行性下降[2]。应指导家属保证患者摄入足够营养,宜少食多餐,小口进食,细嚼慢咽。强调食物搭配“金字塔结构”:即百分之五十谷类豆类食品,百分之三十新鲜应季蔬菜类食品,百分之十五鱼、肉、蛋类食品,百分之五油脂类食品,以避免过量二氧化碳产生,减轻胃肠道负担。
, 百拇医药
    1.2.2 长期氧疗 长期氧疗可纠正慢性呼吸衰竭者低氧血症,缓解肺功能恶化,改善呼吸困难等心肺症状,延缓疾病的发展,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患者生存期。选择双鼻头吸氧管,使用湿化装置,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步延长吸氧时间,指导患者在1.0~2.5 L/min之间调整氧流量,每日15h。使静息状态下PaO2≥60 mm Hg 或SaO 升至90%。

    1.2.3 呼吸功能训练 COPD患者由于膈肌下降、收缩效率下降、以及气道阻力增加和胸肺有效顺应性减低,往往动员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3]。呼吸功能锻炼有:屏住呼吸,可延长肺内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时间,使更多氧气进入血液,此法更适用年龄偏高,体质较弱患者;腹式呼吸,有利于改变辅助呼吸肌参与的不合理的浅速呼吸方式,有利于提高潮气容积,减少无效死腔,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气体分布,降低呼吸功耗,缓解气促症状;缩唇呼吸,有助于控制呼吸频率,增加气道阻力来避免外周小气道提前塌陷闭合,有利于肺泡内气体排出,有助于下一次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在增加气量和增加肺泡换气的同时,使二氧化碳排出增多,减少呼吸功耗。呼吸功能锻炼要根据患者的体能和病情决定,3次/d,5min/次,共15min。同时在吸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加强全身性呼吸体操锻炼,如扩胸、弯腰、下蹲等动作结合在一起,起到进一步改善肺功能和增强体力的作用。锻炼时要遵循由慢到快,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
, 百拇医药
    1.2.4 心理护理干预 COPD患者伴有明显的焦虑、恐惧、忧伤、抑郁等心理情绪异常,特别是长期住院及远离亲人、朋友,缺少亲情关怀和社会支持,这些都给生存质量带来负面影响[4]。经常与患者交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进行COPD基本知识和防治方法的认知宣教,使患者认识到随着医学治疗技术的发展,COPD治愈和回归社会是可能的,并告知治疗方案,使其积极配合缓解期的治疗。对某些失望、悲观患者,必要时可采取宣泄治疗,鼓励患者用宣泄方法倾吐郁闷,把失望、悲观、痛苦的情绪统统倒出来,使其保持良好心态、乐观情绪,树立信心。

    1.3观察指标 根据生命质量评估表(quality of life,QOL)对 COPD患者就诊时和干预6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情感角色进行评分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数据以( ±s )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百拇医药
    2 结果 74例患者日常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各项指标,经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由于呼吸困难,往往引起运动受限,进而产生肌肉萎缩,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常因病情反复急性发作,需多次住院治疗,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悲观等负面心理变化。这些改变相互关联,形成一种复杂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生物医学范畴向生物、心理和社会模式转化。本文通过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增强了患者的主动参与意识,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和提高生存质量,长期坚持有望延缓其病情进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0.

    [2] 许建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作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字,2010,20(24):3767~3769.

    [3] 唐华平,李美华,李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07,27(3):198~202.

    [4] 吕卓江,邓盈军,邓超蓝。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康复治疗效果评价[J]。右江医学杂志,2010,38(2):126~128., 百拇医药(周仕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