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外科 > 颅脑损伤
编号:13745223
急性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25-02

    急性颅脑损伤主要分为闭合性颅脑损伤与开放性颅脑损伤,包括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和颅内血肿,按脑损伤的病理改变,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原发性脑损伤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和脑干损伤;继发性脑损伤主要为缺血、缺氧、脑水肿、颅内血肿和脑疝引起。近两年来,随着车辆的增加,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加,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生也明显增加,因而,探索急性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护理是必要的。

    引起颅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为暴力,其机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暴力的直接作用引起的颅脑损伤;二是继发性脑损伤。引起继发性脑损伤的机制有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钙超载、氧自由基的损害、细胞因子和介质的作用、基因的改变等到生物化学改变及颅脑损伤引起的颅内压增长和脑疝。因此,院前急救和护理的主要目的是正确处理急性颅脑损伤的外部损伤,阻止或减轻继发性颅脑损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http://www.100md.com
    一、临床表现与诊断

    急性颅脑损伤往往多种颅脑损伤并存,下面将颅脑损伤的单一病种的表现与诊断表述如下:

    1.头皮损伤 其表现及诊断容易,因头皮血管丰富,损伤时出血往往较多,易发生休克;院前急救时应注意压迫或综合止血,预防休克的发生。

    2.颅骨损伤 包括骨盖骨折和颅底骨折,主要表现为颅骨内陷、外耳道或鼻腔流血,X线摄片、CT检查可明确诊断。

    3. 原发性颅脑损伤 闭合性颅脑损伤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和脑干损伤

    3.1 脑震荡 头部外伤后立即出现短暂昏迷,同时有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慢而瞳孔散大,肢体松软等,旋即恢复。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近事遗忘等,但无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CT或MRI检查无明显异常。
, http://www.100md.com
    3.2 脑挫裂伤 伤后初期常有脑震荡相似的症状,但昏迷时间较长;常有神经系统局燥症状和血型脑脊液,生命体征也可出现变化。CT或MRI可示脑挫裂伤部和水肿及出血灶。

    3.3 弥漫性轴索损伤 患者常昏迷较重,脑挫裂伤症状复杂,可致早起死亡或后期植物人状态;CT或MRI常显示胼胝体、脑干上端背外侧、大小脑的灰白质交界处,基底节区及脑室周围等出现脑挫裂伤和出血灶。

    3.4 脑干损伤 中、桥脑和延髓受外力直接损伤及由于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引起的继发性脑干损伤。主要表现为深昏迷、去大脑强直、颅神经损害征及生命体征改变。CT或MRI有助于鉴别诊断。

    4. 颅内血肿 颅内血肿包括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多发性血肿和迟发性血肿。

    4.1 硬膜外血肿 患者早期仅为脑震荡或轻度脑挫裂伤的表现,有典型的中间清醒期。CT显示硬膜外凸形高密度血肿灶。
, http://www.100md.com
    4.2 硬膜下血肿 急性硬膜下血肿常在伤后3天内出现脑受压症状,进展快而重,常有意识障碍,无明显中间清醒,有的可出现中间好转期,继而昏迷加深而形成脑疝。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在伤后4~21天出现症状加重。慢性硬膜下血肿在伤后数周或数月之后缓慢出现脑受压症状。CT示硬膜下新月形稍高密度或混杂密度灶。

    4.3脑内血肿 临床表现与脑挫裂伤或硬膜下血肿相似。需行CT或MRI检查明确脑内血肿的部位和大小。

    5.开放性颅脑 分为火器伤和非火器伤。火器伤又分为切线伤、盲管伤和贯穿伤。伤口和伤道出血较多,常有休克症状;大多有意识障碍、脑挫裂伤的神经局灶征、颅内出血和脑水肿,创口处可有脑膨出,颅内有异物,常继发颅内感染。非火器伤症状较火器伤轻,可无意识障碍,常有毛发、骨碎片、异物进入颅脑内。CT或MRI可助诊断。

    二、院前急救与护理

, 百拇医药     急性颅脑损伤的病情往往急且较重,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正确与否,对病人病情的影响非常重要,下面就急性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护理浅谈一下我们的做法。

    1. 密切观察病人的瞳孔、脉搏、呼吸、血压;采取心理疗法,减轻或解除病人的紧张和恐惧情绪,促使病人配合诊断和治疗。

    2.综合止血和预防休克的发生,主要采取压迫止血,必要时给予输液。

    3.保持呼吸道通畅,适当给氧,昏迷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同时注意吸痰,避免呕吐物误吸,造成的呼吸道阻塞。

    4. 脱水治疗 可应用20%的甘露醇、速尿和激素,以减轻脑细胞内外水肿,防止脑疝的发生。

    5. 早期应用硫酸镁 近年来研究表明,镁除有镇静、降压等作用外,镁还是天然的钙离子通道阻塞剂、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及1L—1β的产生,并能保持细胞膜和血脑障碍的完整物,从而保护神经元和减轻脑损伤。有人认为镁可以减轻脑水肿及脑损伤;张迅报道颅脑损伤后,受损脑组织中1L—1β表达增加,硫酸镁可以通过抑制伤后1L—1β表达,起到保护创伤神经元的作用。由此可见,早期应用硫酸镁可起到减轻颅脑损伤及脑水肿的作用。
, http://www.100md.com
    6. 对颈部疼痛、高处坠落或者昏迷患者应行颈部制动,防止颈椎损伤。费力等认为颅脑损伤患者合并颈椎骨折在早期极易漏诊,而不稳定性颈椎骨折如不及时诊断、处理后果非常严重;并提出了在颅脑损伤的急诊处理中,对有颈椎疼痛或意识障碍患者尤其是受伤机制较复杂的车祸伤、或高处坠落伤者应常规行颈部制动。

    7. 对于烦躁患者,可以应用短期镇静剂如安定等;这样可减少病人的紧张情绪及氧耗,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8. 其他 应用于制酸药物防治上消化道出血等其他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迅,李栓德,毛小林等.硫酸镁对大鼠急性颅脑损伤后白介素—1β表达的影响.中学急诊医学杂志,2001,10(2):82—84.

    [2] 费力,季耀东.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骨折早期漏诊的教训.临床误诊误治,2001,14(1):54., http://www.100md.com(赵美华)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外科 > 颅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