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手足口病
编号:13745272
小儿手足口病149例临床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0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149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经验。结果: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均痊愈,无发生院内感染及后遗症。结论:精心细致的护理,加强常见并发症先兆征象的观察、预防与护理,可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并

    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45-01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柯萨奇A16和E71型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特征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1],夏秋季多见,可通过口、手、空气飞沫、污染的水源等多种途径传播。该病多预后良好,,预后极少复发[2]。少数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脑水肿、心肌炎和呼吸道感染等,重症患儿发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1年7月15 日改为2012年5月10日共收治149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肛周出现丘疱疹。手部皮疹多在手心,足部皮疹多在足底,少数蔓延至膝部,口腔黏膜疱疹主要见于舌及两颊部,臀部皮疹多发生在肛周、骶尾部皮肤;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后不留痕迹。其中5岁以下138例,5~9岁11例。男性92例,女性57例。病程5~16天,合并心肌炎1例,主要表现突然呼吸急促,心律快而不规则,有心肌酶学的特异性变化,;合并胃肠道症状者5例,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无死亡病例。

    1.2 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①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清开灵注射液等静脉点滴。②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抗炎治疗。③皮肤丘疱疹,用阿昔洛韦软膏涂擦,口腔内水疱、溃疡涂敷双料喉风散,④高热予物理降温、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栓剂肛塞,⑤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安定、鲁米那镇静止惊,大剂量维生素C、B6、B12营养神经。(2)并发症的治疗:①合并神经系统感染:给予20%甘露醇0.5~1.0 g/(kg?次),静脉注射以脱水减轻脑水肿,每4~8 h一次,必要时加用速尿。同时给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抗病毒药,恢复期加用胞二磷胆碱、脑组织蛋白水解物营养脑细胞。②合并心肌损害和(或)心力衰竭者:1,6-二磷酸果糖营养心肌,黄芪、丹参注射液活血化瘀对症强心、利尿等治疗。③出现微循环障碍者,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普钠等改善微循环。④合并呼吸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者,及时对症施治:如呼吸机正压通气,限制液体入量,监测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根据血气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维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⑤对起病急,进展快,病情严重的患儿,足量、短程应用地塞米松0.5~1.0 mg/(kg?d),效果良好。持续高热不退者,给予丙种球蛋白400 mg/(kg?d),静脉滴注,总量不超过2.0 g/kg,可缩短发热病程,并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百拇医药
    2 护理体会

    2.1 消毒隔离 一旦确诊,需要将患儿及时隔离,安置在空气流通、洁净、温度适宜的房间内,房间需用紫外线照射1~2h /d, 最好使用能在有人环境下消毒的静电吸附消毒机消毒[3]。对与患儿密切接触者进行7~10d的隔离,严格将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基本消退和水疱结痂脱落作为解除隔离的三个标准。限制患儿及家属出入。患儿的各种玩具、用物可用含氯的消毒剂浸泡或煮沸消毒,衣服、被褥、枕头等在阳光下暴晒6h,患儿的排泄物需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2小时后倾倒。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患儿后均应彻底清洗消毒双手,我科应用佳润牌快速手消毒液进行一人一消毒,必要时用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双手3~5min。。用后体温计和血压计袖带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听诊器、血压计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对出院患儿床单位应先用紫外线灯照射1 h,再用0.2%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后方可收治病人。

    2.2 心理护理

, http://www.100md.com     由于手足口疱疹的疼痛刺激,加之处于陌生、被隔离的环境中,患儿容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焦躁或者哭闹不止。根据患儿性格年龄大小特点,做好心理护理,态度温和,爱护体贴患儿,消除患儿的陌生感和恐惧感,稳定情绪,避免哭闹。做治疗时,应采取鼓励表扬法,保持患儿情绪稳定,对于较大的患儿, 病人因口唇溃疡并结痂及手足部疱疹,感到难堪,怕别人耻笑,不愿见人,加之疼痛不能张口,使之产生忧虑、烦躁不安等情绪,应给予耐心的医学知识宣教,让病人了解所患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及预后等,应耐心地给予解释,争取配合治疗。同时护士在进行输液或抽血穿刺时,要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多次穿刺。

    2.3 皮肤护理

    保证患儿衣服、被褥清洁,衣服要宽大、柔软,床铺平整干燥,尽量减少对皮肤的各种刺激。剪短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物理降温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擦破皮疹;皮疹或疱疹已破裂者,对破溃处用2%的碘伏消毒,进行各种注射或贴胶布时要避开皮损处。臀部有皮疹时要保持臀部干燥清洁,随时清理患儿大小便,避免皮疹感染。每晚给患儿洗漱,不要使用肥皂。应尽量穿软底鞋,少活动,减轻足部皮疹破损。
, 百拇医药
    2.4 发热的护理

    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等热度,无需特殊处理,对于体温在37.5~38.5℃之间的患儿,可给予多喝温开水;如体温超过38.5℃,可行物理降温:冰敷、温水擦浴或酒精擦浴;或药物降温:美林口服液口服、退热栓塞肛等,根据患儿体重严格掌握用药剂量。退热后患儿出汗较多时,应及时补充水份,更换衣服床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有高热惊厥史者,应积极控制体温。发生惊厥抽搐时注意预防受伤,同时注意与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鉴别。

    2.5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为减轻患儿痛苦和护理工作量,对需要输液治疗的患儿一般采用静脉留置针,而穿刺的一次充成功率成为影响护士与患儿家属关系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穿刺前从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患儿及家属准备、用物指准备、护士自身心理准备。留置期间,由于患儿一般好动,应注意保护,固定的敷料要整洁,采用小弹力网套固定踝、腕关节处防止滑动和脱出,封管时注意边推边退并迅速夹住,管内有少量回血但不影响使用时应向家属做好解释。
, 百拇医药
    2.6 口腔护理

    患儿口腔内的疱疹,多分布在舌、颊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体等处,破溃后形成口腔溃疡,很疼,严重时会影响患儿进食,孩子哭闹不止。做好患儿口腔护理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并促进溃疡面愈合。病人因口腔溃疡、疼痛、张口困难,可用吸管给予朵贝氏液漱口,每两小时一次,然后用生理盐水棉球轻轻擦拭,拭去坏死组织,再涂以锡类散,以促进溃疡愈合。口腔涂药后,嘱病人闭口十分钟,不可马上漱口及饮水、进食,以保证疗效,避免用刺激性、腐蚀性溶液漱口。

    2.7 休息饮食护理

    要很好地卧床休息,发热时多给喝温开水。嘱患者进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鸡蛋汤、菜粥等。要保持营养均衡,食物宜温凉、无刺激性。每次进食前后,嘱患者饮用少量温开水,保持口腔清洁,促进创面愈合,吃饭要定时定量,少吃零食,因吃零食能加重口腔粘膜的刺激,减少唾液分泌。对于因口腔溃疡疼痛拒食、拒水而造成脱水、酸中毒的患者,要给予补液,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 http://www.100md.com
    2.8 腹泻护理

    本组患儿入院后发生腹泻的有24例,均为分泌性腹泻。教育家属注意患儿的饮食和手卫生,患儿餐具、奶瓶等用后沸水煮后晾干保存,及时告知并协助护理人员留取标本和清理患儿排泄物。遵医嘱应用肠道药物。

    2.9 健康教育

    宣传防病知识,指导家长做好婴幼儿卫生保健,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玩具、餐具要定期消毒;家庭室内保持空气新鲜。还要注意孩子的营养、休息,提高机体抵抗力。流行期间儿童避免出入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

    参考文献:

    [1] 朱录清,董伟,程铮.手足口病33例临床分析.中华传染病杂志,1999,17(4):271-272.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04-810.

    [3] 刘灿兰,赵琳娜,秦元安. 手足口病及其医院感染控制[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4(4):331~332、335., 百拇医药(肖倩)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