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0
编号:13745075
运用中药汤剂分型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0
     【关键词】中药汤剂;分型论治;萎缩性胃炎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326-02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原因不明的慢性胃炎, 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慢性胃炎中约占10%~30%。本病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赞同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发展模式。因此,积极治疗CAG是预防其癌变,减少胃癌发病率的有效手段。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大量的临床报道表明,中医药治疗疗效肯定,不仅可以逆转腺体的萎缩,甚至可使不完全肠腺化生及不典型增生逆转。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临床表现为腹胀、上腹痛或上腹部不适、早饱感、稍微多食则腹胀更明显,甚至出现嗳气、恶心、消化不良、疲乏,消瘦,纳差,贫血等症状,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不仅缺乏特异性,而且与病变程度并不完全一致。临床上,有些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大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或胀满、痞闷,尤以食后为甚,食欲不振、恶心、嗳气、便秘或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少数胃粘膜糜烂者可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其中A型萎缩性胃炎并发恶性贫血在中国少见。本病无特异体征,上腹部可有轻度压痛。慢性萎缩性胃炎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有症状者也缺乏特异性。现将我院与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与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男38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48岁;女22例,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42岁;其中气阴两虚型、脾胃虚寒型、肝胃不和型各20例。

    1.2病机病因 祖国医学并无萎缩性胃炎这一病名,而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胃脘痛”、“胃痞”、“呕吐”等范畴。凡外受寒邪、饮食不节(洁)、情志不畅或劳倦太过,均可伤及胃气使失和降而发病,病虽在胃,却与肝脾的关系至为密切。因为脾与胃相为表里,脾气升则水谷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得以下行,两脏燥湿相济,方能完成饮食的传化;若脾虚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即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而肝与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内经》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如因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亦可导致胃的功能失调。胃失和降,气机失调,出现腹胀疼痛,嗳气,恶心呕吐;气机阻滞,郁而化火又可伤津耗液,胃阴不足,胃失濡养;久病致瘀而出现虚实夹杂,病情缠绵难愈。
, 百拇医药
    2 治疗原则 中医治疗:萎缩性胃炎属中医的痞满,胃脘痛的范围,难以治疗,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给予辩证论治,一般给予升清降浊,清热养阴,消积通瘀治法。

    3 治疗方法

    3.1辨证分型 一般可将慢性胃炎分为5个证型,即脾胃虚弱型(含虚寒)、肝胃不和型、胃阴不足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血型。临床中将本病分为三型:脾胃虚寒型、气阴两虚型、肝胃不和型。

    3.1.1脾胃虚寒型 治以温中健脾,方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组为:人参5g、 白术10g、茯苓10g、甘草5g、陈皮10g、半夏5g、砂仁5g、 木香5g、加生姜10g、水煎服。一日一剂。十五天为一疗程。

    3.2.2气阴两虚型 治以益气养阴,方以沙参麦冬汤加减。方组为:北沙参10克、玉竹10克、麦冬10克、天花粉15克、扁豆10克、桑叶6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一日一剂。十五天为一疗程。
, 百拇医药
    3.2.3肝胃不和型 治以疏肝和胃,方以柴胡疏肝汤加减。方组为:陈皮(醋炒) 柴胡各6克 川芎 枳壳(麸炒) 芍药各4.5克 甘草(炙)1.5克 香附4.5克;水煎服。一日一剂。十五天为一疗程。

    4 结果 气阴两虚型20例,痊愈15例,有效4例,无效1例。脾胃虚寒型20例。痊愈16例,显效3例。无效1例。肝胃不和型20例,痊愈14例,显效4例,无效2例。

    5 结论

    5.1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的研究取得可喜的成绩,中医药治疗具有增强黏膜屏障,改善黏膜下微循环,阻止胆汁反流,抗Hp感染等综合作用,促使萎缩腺体及肠化、非典型增生的逆转,而且中药治疗毒副作用小,疗效持久,是目前及今后科研的重点内容。但也存在一些影响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亟待解决: ①目前对本病辨证分型和疗效判断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分型过多,不利于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②临床研究内容多,而动物实验研究少。③科研设计欠严密,缺乏大样率的随机对照、双盲研究,疗效的重复性差,无法与国际接轨。④缺乏统一的分级量化指标。⑤临床报道有效的品种繁多,需进一步筛选,开发出真正有效的药物,研制出服用携带方型。

    5.2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论其病因如何,均应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损害胃粘膜的药物,特别是NSAID,如阿斯匹林.饮食宜规律,避免过热、过咸和辛辣食物,积极治疗慢性口、鼻、咽部感染病灶。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避免高脂肪食物,因为高脂肪食物、酒、糖类、巧克力会使括约肌放松,造成回流,所以如果你有胃灼热的症状,就应避免这些食物。同时细嚼慢咽助消化,细嚼慢咽对消化绝对有帮助,你应该彻底咀嚼食物,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用餐时避免有压力,可以使你的消化作用有一个好的开始。饮食有规律,注意饮食调理养护,有规律地定时定量进食,以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切不可饥一顿饱一顿或不吃早餐,尤其应避免暴饮暴食。, 百拇医药(冀雯芳 王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