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0
编号:13745091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106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0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方法:通过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骨盆机械牵引、手法、练功、中药、脱水的治疗方法观察。结果:86例获得随访,其中67例治疗后无自觉症状,体检阴性,恢复工作,随访一年无复发。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得到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341-01

    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6例中,男56例,女20例,年龄22-60岁,均为住院患者。均常规报腰椎正侧位X线片,腰椎CT或核磁共振检查。86例分别行CT,CT加造影,核磁共振显示突出部位139处。单发椎间盘突出76处,多发椎间盘突出63处。其中第3、4腰椎间盘,第4、5腰椎间盘,第5腰椎、第1骶椎椎间盘多发椎间盘突出16例,第3、4腰椎间盘,第4、5腰椎间盘突出16例。第4、5腰椎间盘、第5腰椎、第1骶椎椎间盘突出37例。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1.2.1 骨盆牵引 牵引采用机械牵引法,用ZL-I型综合理疗床,患者平卧床上,胸部、骨盆皮套固定,通过机械传动进行牵引,牵引力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0天为一疗程。

    1.2.2 手法治疗 主要手法采用坐位定点旋转法或侧位斜板法。主要目的纠正腰椎小关节紊乱,改变神经根与突出物之间的关系。每周1-2次,辅以点穴按摩,主要穴位有:肾俞、气海俞均为双侧,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均为患侧,松筋手法:用滚、点、按、弹拨、分筋等手法治疗腰臂部和患侧下肢。使腰及下肢肌肉充分放松时间10分钟,每日1次。

    1.2.3 练功疗法 ①发生在第4、5腰椎椎间盘及第5腰椎、第1骶椎间盘突出的,主要采用仰卧登空练功治疗。即仰卧于硬板床上,双下肢交替屈髋、膝,足背伸,向前上方登空,其练功经过终末姿势相当于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动作,多次重复练习,逐日递增,出院前每日每侧下肢达500次以上。②发生第3、4腰椎椎间盘(包括3、4腰椎椎间盘)以上的椎间盘突出,主要采用俯卧踢臀法治疗,即俯卧位,双足跟交替踢臀练习,重复变换形式的股神经牵拉试验动作。
, 百拇医药
    1.2.4 脱水疗法 用20%甘露醇500ml,加入地塞米松15mg静点,10%葡萄糖500ml,加丹参注射液20ml静点,每日1次,连续1周,从第4天开始每隔2天减地塞米松5mg。

    1.2.5 西药口服 奈普生胶囊,每次0.4g,维生素B1片30mg,维生素B12片100ug,每日2次,1周为一个疗程。

    2 中医辨证论治

    2.1 寒湿型 症状:腰腿部冷痛重着,腰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疼痛不减,遇阴雨天加重。苔白腻,脉沉而迟缓。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方药:甘姜苓术汤加味,干姜10g、茯苓10g、苍术10g,白术10g、制川乌3g、制草乌3g、川牛膝10g、宣木瓜10g、炙甘草10g。

    2.2 湿热型 症状:腰腿部掣痛,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而活动后可减轻,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方药:四妙丸加减,苍术10g、黄柏10g、薏苡仁30g、当归10g、防己10g、牛膝10g、木瓜10g。
, 百拇医药
    2.3 瘀血型 症状:腰腿部疼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不能转侧,痛处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部分病人有外伤史。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药:身痛瘀汤加减,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泽兰10g、香附10g、炮甲片10g、薏苡仁30g、独活10g、桑寄生10g、牛膝15g、木瓜15g。

    2.4 肾虚型 症状:腰腿部疼痛以酸软为主,喜按喜揉,腿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偏阳虚者,则少腹拘急,面色光白,手足不温,小便清长,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则心烦失眠,口燥咽干,而色潮红,手足心热,舌戏少苔,脉弦细数。治法:偏阳虚者:宜温补肾阳;偏阴虚者:宜滋补肾阴。方药:肾阳虚以右归丸加减,附子10g、肉桂3g、鹿角胶10g、熟地10g、山萸肉10g、枸杞子15g、淮山药10g、菟丝子10g、杜仲15g、当归10g、怀牛膝10g、宣木瓜10g、炙甘草10g。肾阴虚:以左归丸为主:熟地10g、山萸肉10g、淮山药10g、枸杞子10g、龟板胶10g、鹿角胶10g、菟丝子10g、怀牛膝10g、宣木瓜10g、炙甘草10g。以上诸症,下肢麻木者加全虫6g、蜈蚣3条、乌梢蛇15g,伴间歇性跛行者加黄芪60g、僵蚕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1周为一个疗程。
, 百拇医药
    3 结果

    优:无自觉症状,体检阴性,恢复工作,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良:残存轻微症状,脊柱无明显畸形,腰部正常,直腿抬高70℃以上。神经功能障碍轻微,已恢复工作。有效:症状一定程度减轻,部分体征仍存在,未恢复工作。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本组86例治疗后疗效优67例,良15例,有效3例,无效1例。

    4 讨论

    根据本病发病机制,治疗首当降低腰椎间盘内的压力,采用机械牵引法牵引能改变腰椎体之间的压力,有利于髓核的还纳。同时能解除肌紧张、痉挛,使椎间隙增大,以减轻或缓解神经根的压迫及刺激,而缓解腰痛。

    手法可纠正因椎间突出带来的椎间关节紊乱,使受累神经根及突出物的周围组织相对位置关系得到改变,解除压迫、粘连、刺激。因此解除了肌痉挛,调整了脊柱内外平衡。

, 百拇医药     仰卧登空可畅通拓展神经通道,亦称神经根通道磨造方法。坐骨神经牵拉试验是椎间盘突出的检查方法现变为治疗方法。卧床能减低椎间盘压力,并改善受累神经根与突出物,周围组织相对位置解除压迫,粘连,促进局部和整体血循环,此法适用于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俯卧踢臀是股神经牵拉试验的变换形式。股神经根牵拉试验是上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检查方法现变为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上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其机制同上。

    脱水疗法及改善血循环药物的应用:由于椎间盘突出挤压椎管内组织,组织水肿、粘连、血循环代谢障碍,组织缺氧致痛物堆积。受累神经支配区同样出现上述病理过程,以致形成恶性循环。其神经系统、循环系统、骨髂肌等多系统均出现恶性循环,各系统又相互交织成网。用消除局部水肿的方法,使膨胀水肿间盘组织内压降低,神经根水肿消退,解除或缓解了相互挤压程度,相对增加椎管内容乃解除压迫,切断了多链恶性循环网的主要环节。

    在消除局部水肿前提下,加用改善循环,活血化瘀药物,其效果事半功倍,血液能正常通过终末毛细血管动静脉端,这样作用于病损组织,建立起病损组织细胞修复的良性循环。

    选择用药对症治疗可营养神经,解除肌痉挛,降低致痛炎性递质的释放,缓解肌组织痉挛,相对促进了血运,解痉也可达到止痛目的。中医辩证论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散寒祛湿培补肝肾,口服中药及静点脱水改善循环药物同施,中西药并进,故能在短时间内使炎症消除,病痛消失,而迅速康复。, 百拇医药(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