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0
编号:13745187
59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0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388-01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组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致以糖代谢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临床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的共同特征,临床上分为4型,老年糖尿病未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治疗过程中易并发低血糖,如发现、治疗及时,预后良好,但容易误诊、误治,处理不当,可有生命危险或遗留不同程度的脑损害等后遗症,现就我院2006年—2012-年共收治的59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的诊治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以上59例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均为2型糖尿病。其中男36例,女27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2岁。糖尿病病程1-12年,其中伴发冠心病25例,伴高血压20例,伴发慢性肾功能不全10例,伴发自主神经病变15例,伴发脑血管意外26例。
, http://www.100md.com
    1.2 发病前用药情况 单用胰岛素治疗10例,胰岛素加二甲双胍12例,单用磺脲类药物(格列本脲、格列美脲等)8例,磺脲类加双胍类29例。

    1.3 出现低血糖诱因 用药过量38例,服药与进食时间不相配6例,未按医嘱调胰岛素剂量5例,呼吸道感染8例,肠道感染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12例,消化道出血3例。

    1.4 临床表现 低血糖表现:出冷汗、心慌、饥饿感、面色苍白,疲倦、乏力等35例,嗜睡6例,昏迷15例,抽搐3例。

    1.5辅助检查 患者均查静脉血糖和指间血糖,结果为0.4—3.0mmol/L。尿糖、尿酮均为阴性。电解质:钾、钠、氯、钙均为正常,所有病例均查太难、头颅CT排除脑血管病变。

    1.6 低血糖诊断标准 59例病例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
, 百拇医药
    2 治疗与转归

    所有病例确诊后急停用降糖药,均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80ml,然后用5%—10%葡萄糖静脉维持,Q2-4h监测血糖变化,同时,予吸氧、营养脑细胞、并且,根据患者血糖变化及患者神志变化决定是否继续用50%葡萄糖,静脉维持48-72小时后停用,再根据血糖情况决定降糖药的应用。结果:痊愈50例,死亡2例,好转7例。

    3 讨论

    从上述临床资料可以了解到,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发生与不合理用药、饮食与降糖药不相配及降糖药不正常排泄有关,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有:(1).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心、肾功能不全,患者所用的磺脲类药物半衰期长,在体内代谢慢,降糖药物在体内蓄积,或患者在服此类药物时,同时服用阿司匹林、磺胺类药物,可增强降糖作用,因此,容易发生低血糖症<2>。2.由于老年糖尿病病程长,内分泌调节功能退化,胰高糖素、肾上腺素等反向调节激素分泌不足,血糖不能及时进行有效调节,因此才会出现低血糖症。3.老年糖尿病人反应差,家属对糖尿病的识别能力不足,患者有轻微症状时未警惕,多在患者昏迷时才发现。因此,临床上多老年昏迷病人,应常规检测血糖,这样才能鉴别昏迷原因,避免误诊。分析误诊原因:(1).临床医师对低血糖认识不足:当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如:心悸、饥饿感、出冷汗、心动过速等,临床医师能注意到,但如只表现为脑功能障碍:精神不集中、言语迟钝、头昏、,严重者可出现昏迷、二便失禁、抽搐时,临床医师会考虑脑血管意外,因此,会误诊。(2)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对低血糖的临床症状认识不足,并且反应迟钝,往往血糖很低时才发现,这时,患者已昏迷,病史不清,因此,易误诊。所以,对老年患者,短时间出现神经系统表现,同时,合并有糖尿病史,除考虑脑血管意外,均应警惕低血糖症,均应即刻查血糖,避免误诊、漏诊。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老年糖尿病的低血糖特点是很重要的,当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应及时监测血糖,及时发现低血糖,并及时有效在的治疗,避免误诊、漏诊,失去最佳治疗时间而终身遗憾。

    参考文献:

    [1] 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2] 任惠龙,糖尿病并药源性低血糖30例临床分析,新医学,1997,28(5):251-252., 百拇医药(胡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