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心肌梗塞
编号:13745189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特点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0
     【摘要】对22-45岁青年组心肌梗塞48例与46-70岁中老年组心肌梗塞60例进行对照研究。所有病例均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青年组中90%病例否认有胸前驱的心绞痛病史,。所有青年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起病症状均为严重胸痛。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青年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较轻。其中有30%病例正常,60%为单支血管病变,虽侧支循环少,但临床心功能良好。

    【关键词】青年心肌梗塞;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389-01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为探讨导致青年人心肌梗塞的可能因素,研究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及冠脉病变的特点,我总结了自1996年以来48例住院的青年人心肌梗塞的特点,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 http://www.100md.com
    均选自住院病人。青年组心肌梗塞患者48名,年龄22-45岁,男45例,女3例。中老年组心肌梗塞患者60名,年龄46-70岁,男55例,女5例。两组病例均有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及酶学变化,急性期后遗症留病理性Q波。108例均在急性心肌梗塞后30-50天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

    (1)累及血管数,青年组:冠状动脉正常14例,单支狭窄29例,2支狭窄5例。中老年组:冠状动脉正常4例,单支狭窄9例,2支狭窄27例,3支狭窄20例。因此中老年组以多支病变居多(P<0.01)。(2)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其中重度狭窄(>75)以上者,青年组12例(25%),中老年组45例(75%),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3)侧支循环建立:青年组5例(10.4%),中老年组32例(53%),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4)冠状动脉痉挛:青年组16例(33%),中老年组6例(10%),两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5)室壁瘤发生率:青年组22例(46%),中老年组(43.3%)。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 百拇医药
    3 心功能情况

    青年组I级16例(33%),II级24例(50%),III级8例(16.7)。中老年组II级26例(43.3%),III级27例(45%),IV级7例(11.7%)。青年组III级心功能或以下者显著少于中老年组(P<0.01)。

    4 青年人心肌梗塞的促发因素:青年组43例(86.9%)在急性心肌梗塞前可查到明显的促发因素,其中以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最多见。青年组促发因素依次是大量吸烟、过度劳累、酗酒、暴饮暴食。中老年组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前分别是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暴饮暴食。两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5 讨论

    青年人心肌梗塞发病特点:本研究发现青年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均以激烈持续的胸痛起病。青年组80%以上病人既往无心绞痛史,初次发病即呈典型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过程。青年组多数血脂不高,也多无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冠状动脉病变轻,以单支狭窄为主,冠状动脉痉挛较多,侧支循环少。
, 百拇医药
    强烈应激、过劳、过量吸烟及饮酒等可能是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青年人吸烟及酗酒急剧增加,与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有密切联系。这些因素降低了机体心理防御机能及内环境的稳定程度,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斑块脱落或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心肌梗塞。也可能促使患者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引起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而导致发病。因此注意节制生活、避免强烈应激、讲究精神心理卫生、戒除不良饮食习惯有利于减少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

    青年人室壁瘤检出率与中老年组无明显差异。而且发现梗塞范围的大小、室壁瘤的形成与否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并无一定的比例关系。这是由于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突然,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血栓形成和冠状动脉痉挛,使冠状动脉骤然闭塞所致。

    青年组发生心功能不全者显著少于中老年组,这可能与青年人多系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存活的心肌没有明显缺血、功能良好有关。

    6 并发症及愈后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少,预后相对良好,这可能与青年人心肌储备力强,不存在中老年人心肌结构退行改变有关,在发生心肌梗塞时有充分代偿和修复的能力。所以青年人心肌梗塞的急性期即将而有效的治疗,才能使更多心肌细胞存活,使其安全度过急性期。, 百拇医药(刘玉平)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