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1
编号:13743672
2种型号内瘘穿刺针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1
     【中图分类号】R31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121-01

    血液透析是目前慢性肾衰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透析效率与透析血流量、透析膜面积及厚度、透析液流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血流量是影响患者透析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就“JMS”17G内瘘穿刺针(针头尺寸为14×25mm)与16G内瘘穿刺针(针头尺寸为16×25mm)对患者穿刺点的损伤及血流量影响进行比较,观察是否可提高病人舒适度及减轻对组织、血管损伤。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内瘘功能良好、内瘘血流量能满足血液透析要求、透析(泵控)血流量在200~300ml/min、无其他并发症、能清楚表达自己主观感受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为17~65岁,原发病分别为:肾小球肾炎28例,多囊肾3例,狼疮性肾炎1例,糖尿病肾病16例,高血压肾病12例。透析时间3次/w,每次4h。均采用全身肝素化,碳酸氢盐透析,透析结束后止血方法相同。
, http://www.100md.com
    1.2操作方法:病人均先签署知情同意书,采取自身对照法,以每周作为一个观察单元,单周对病人使用“JMS”17G内瘘穿刺针;双周使用“JMS”16G内瘘穿刺针。两组患者穿刺均由固定护士专人负责操作,以最大限度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而影响到观察结果。根据患者内瘘具体情况,呈阶梯式确定穿刺点,针尖与皮肤呈40度角进入皮下后迅速压低针柄沿血管方向潜行刺入血管,再顺血管进针0.5~1.0cm,固定好针头。

    1.3 观察内容:观察比较2组内瘘在6个月内(共4320例次)相关指标的发生率,相关指标包括两组患者穿刺时疼痛程度,穿刺点是否渗血,血流量是否不足,在线尿素清除率(kt/V)测定,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1.4 评价标准:动静脉内瘘穿刺病人疼痛程度的判断依据有数字疼痛分级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 、Wong-Banker 面部表情量表法[1],以判断病人疼痛程度。密切观察针刺部位在穿刺时、透析中有无出血、渗血,有出血者用小棉球吸净,按照小棉球的个数大致评估出血量。并观察拔针后,穿刺部位是否出血。血流量不足临床主要表现为当血流量增大时,可见血管明显塌陷,患者血管处有触电感,同时有大量泡沫析出,静脉滤网上血流忽上忽下,并伴静脉压报警[2]。在线测定kt/V,1.2以上为透析充分。
, 百拇医药
    1.5 统计学处理: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显著。

    2 结果

    两组临床效果的比较, 血流量无显著的差异, 而穿刺点的渗血及穿刺部位组织损伤程度差异有显著的意义。

    3 讨论

    动静脉内瘘是目前血液透析(HD)最常用的永久性的血管通路,被视为患者的“生命线”,一个理想的血管通路应当能够为血液透析提供足够的血流量,使用时间长,而且并发症( 如感染、血栓、动脉瘤、肢体缺血等)少[3]。如何延长内瘘血管使用寿命,是国内外血透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问题,正确维护动静脉内瘘对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目前临床血液透析常常采用的是16G内瘘穿刺针建立体外循环,以完成每次血透治疗,每周2~3次的内瘘穿刺,累计每年要穿刺约三百多针,其有创性给病人带来了一定的痛苦,使绝大部分病人对穿刺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可能导致血管痉挛影响透析时的血流量,并影响了护士对此操作的成功率。同时反复来回穿刺造成血管内膜的损伤及增生,引起血小板聚集,局部纤维组织增生,致管腔狭窄,形成血栓[4]。因此如何保护内瘘及最大限度地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获得足够的血流量,减轻病人的疼痛,并保证安全有效的透析,一直是血液净化中心医护人员努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内瘘穿刺既为直接影响内瘘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血透穿刺针比普通输液针要大两倍多,对穿刺部位的组织及血管损伤程度很大,所以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十分重要[5],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的观察结果发现两者对透析血流量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 而17G穿刺针能显著减少对患者穿刺部位的组织损伤。由于穿刺针直径小,进针时与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接触面积小,阻力也小,进针速度快,对周围组织造成的损伤小,同时对于穿刺操作也容易成功。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赵英.疼痛的测量和评估方法[J].中国康复临床,2002,(16):2347-2349,2352.

    [2] 林惠凤.实用血液净化护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98.

    [3] 车霞静,倪兆慧,严玉澄,等.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血流量在预测内瘘预后中的作用[J].中国血液净化,2009,12(8):669-672.

    [4] 张蓓蕾.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原因分析与预防[J].医药论坛杂志,2009,3(30):99-100.

    [5] 程淑碧,韩小伟,祁爱.两种动静脉内瘘穿刺针与血液透析过程异常凝血的相关性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7):20-22., 百拇医药(丁洁 周锡琴 吴延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