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1
编号:13743413
老年人肝叶切除治疗胆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1
     【摘要】目的:总结老年人肝叶切除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42例行肝叶切除手术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手术前给予心理护理、认真评估各脏器功能、护理并控制好各种并发症、给予充分的营养支持护理,手术后做好常规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引流管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该组患者除1例(2.4%)意外死亡、1例(2.4%)出血放弃治疗外,其余40例(95.2%)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老年患者肝叶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关键词】胆管结石;肝叶切除;围手术期;护理;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281-02

    肝叶切除是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最彻底有效的方法[1],老年人患肝内胆管结石颇为常见,且同时合并有肝外胆管结石,伴有其他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手术风险高,护理难度大。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围手术期的细心观察和特殊的专科护理是患者顺利渡过手术关的有力保障,是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2]。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科为42例60岁以上老年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行肝叶切除手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龄60-79岁,平均68岁,其中70岁以上11例,占26.2%。全组发生急性胆管炎者5例(12.0%),肝硬化2例(4.7%),合并心血管疾病16例 (38.1%),糖尿病11例(26.2%),呼吸系统疾病8例(19.2%)。

    2 手术方式与治疗结果

    全组病例在全麻下行肝叶切除,其中左肝叶切除31例(73.8%),右肝部分切除11例(26.2),胆囊切除39例。术中常规胆总管探查,放置T管外引流38例,胆管空肠吻合内引流8例。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3例,胆漏3例,出血2例。治愈40例(95.2%),1例(2.4%)因肝断面出血第二次探查手术后止血效果差而放弃治疗出院,另1例(2.4%)于手术后第2天发生脑干梗塞死亡。

    3 护理与讨论
, 百拇医药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老年人由于全身各器官系统生理功能减退,普遍存在对治疗信心不足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担心手术能否成功,身体状况是否能耐受手术,手术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等,表现为紧张、焦虑、失眠等,心理学研究表明,负性情绪可造成生理、精神、免疫三大系统的紊乱[3],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我们深入病房与患者及家属交谈,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安慰和开导,在生活上提供适当的帮助,使他们体会到家人及医护人员的关爱,消除顾虑,配合手术。

    3.1.2 术前评估及合并病症的护理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准确评估心脏、肝脏、肺、肾、脑等各脏器功能,预测手术后护理重点,准备好所需要的抢救物品。发生急性胆管炎的病人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腹痛情况,遵医嘱给予抗炎、输液、吸氧、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本组16例病人合并有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请心内科医生会诊指导治疗,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避免手术加重或诱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者禁止吸烟,保暖防止受凉,咳嗽痰多合并感染者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教会患者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糖尿病患者认真做好健康宣教,告诉患者及家属高血糖状态可以使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增加,伤口感染不易控制,指导患者低糖饮食,遵医嘱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注射治疗,有条件者使用胰岛素泵使患者尽快控制空腹血糖在8-12mmol/L之间。肝功能不全者给予护肝利胆药物如葡萄糖、支链氨基酸等以增加肝糖原储备,同时静脉或肌注维生素K,适量输注血浆或白蛋白,减轻肝脏负担,改善肝脏功能,保证手术安全。
, 百拇医药
    3.1.3 营养支持护理 病人入院后详细指导病人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饮食,鼓励病人少食多餐,观察病人进食情况,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提高手术耐受力。

    3.2 术后护理

    3.2.1 常规护理 去枕平卧位、头偏一侧至麻醉完全清醒后,抬高床头20-30°,卧床3d,卧床期间床上抬臀、翻身活动,3d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步下床活动。禁食至胃肠功能恢复后开始给予低脂流质饮食,然后逐渐过渡到低脂半流、低脂软食。低流量氧气吸入48-96h。

    3.2.2 生命体征的监测 维持循环及呼吸系统的稳定是患者手术后护理的重中之重。本组病例手术后予以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每1-2h测量血压、脉搏、呼吸,记录24h尿量。腹部手术后早期液体治疗是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环节,若液体治疗不当将会增加围手术期的死亡率[4]。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配合医生给予合理的液体治疗,通过匀速适当的输液,使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维持在心率<120bpm、尿量>30ml/h、中心静脉压5-12cmH2O,既避免因输液过快诱发心律失常、心衰,又防止因液体不足引起肾衰等各种并发症的增加。本组2例患者术后15小时输液完毕后出现汗多、脉速,心率增快达130bpm以上,中心静脉压3-5 cmH2O,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快速输入复方氯化纳500ml、羟乙基淀粉500ml后各项指标渐趋正常。呼吸功能是通过观察患者的呼吸、面色、血氧饱和度、神志状态,判断患者是否缺氧,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

    3.2.3 引流管的护理[2] ①胃管的护理:持续胃肠减压48-72h,肛门排气后拔除。留置胃管期间口腔护理2次/d。②导尿管的护理:留置尿管2-3d,给予会阴部清洁2次/d。拔管前间断夹管训练膀胱功能,拔管后观察排尿情况。③腹腔引流及肝断面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以判断有无出血、胆漏。④T管护理[2]: 妥善固定,勿牵拉、扭曲受压,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并记录胆汁量、颜色,每天更换引流袋防止感染。并对病人及家属做好健康宣教,防止T管脱出。2wk后开始试夹管,观察3-5d若病人无腹胀腹痛等不适,带管出院,3月后行胆道造影或纤维胆道镜检查,无残余结石即予拔管。, 百拇医药(周小燕)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