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D > 打嗝
编号:13743518
脑卒中并发呃逆病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1
     【关键词】脑卒中;呃逆;病因;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036-01

    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脑卒中并发呃逆病人86例;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45~85岁,平均62岁,既往均无呃逆病史。其中脑出血42例(48.8%),脑梗死37例(43.0%),蛛网膜下隙出血7例(8.1%)。呃逆在脑卒中后第1周发生58例(67.4%),第2周发生20例(23.3%),2周后发生8例(9.3%)。我们对其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整理,现将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简述如下。

    1 呃逆的原因

    1.1电解质紊乱因素作用 在疾病早期,由于禁食、疾病消耗及大剂量使用脱水利尿剂可影响水盐代谢,导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如低血钙、低血钠、低血钾等致使膈肌兴奋性增高,可引起呃逆[1]。其中低钙、镁血症是顽固性呃逆发生的重要原因[2]。其中本组伴有低钙、低镁血症29例(33.7%),其中20例在24小时内基本终止,另外9例分别在补钙、补镁治疗后4天内基本终止。
, http://www.100md.com
    1.2 胃肠蠕动减慢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常伴有吞咽困难及意识障碍无法进食,需留置胃管由鼻饲进食,常引起胃部麻痹或过度充胀,又因卧床等原因使胃肠蠕动减慢、便秘等,这些均能刺激膈神经及迷走神经,从而引起反射性呃逆[3]。

    1.3 病灶累及 引发呃逆的原病变多位于脑桥和延髓或脑干的后颅窝。影响呼吸中枢、脑干迷走神经引发中枢性呃逆者常顽固持续出现不宜纠正。

    1.4 其他 患者因卧床、呛咳误吸及营养不良易并发肺部感染,而严重的肺部感染可刺激迷走神经及膈神经引起反射性呃逆。本组伴有应激性溃疡12例(13.9%),其中8例在24小时内缓解,余4例在治疗后4天内基本缓解。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易并发应激性溃疡[4],血液刺激胃黏膜,从而引起迷走神经及膈神经兴奋,引起反射性呃逆。

    2护理对策

    2.1 心理护理 呃逆患者多烦躁不安、焦虑紧张故我们要安慰患者,告诉患者呃逆是因脑血管疾病引起的,随病情的好转呃逆会消失,并向其说明呃逆有多种有效治疗方法,并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进行健康宣教,提高认识避免发生时不知所措。
, 百拇医药
    2.2 病情观察 包括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呃逆的频率、节律、持续时间。注意有无消化道症状及出血征象。还应特别注意气管切开患者呃逆时,因气流与呼吸相伴,发作时似双吸气或抽泣样呼吸,护士要注意鉴别。定期进行血生化、动脉血气分析检查,以观察有无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患者肠蠕动减慢,常引起胃肠胀气而引发呃逆,要定时检查胃内积气,听诊肠鸣音,必要时给予胃肠减压。还要观察患者使用的药物能否引发呃逆。意识清楚的患者,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呃逆有无关系。

    2.3 饮食护理 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忌油腻、辛辣刺激、高胆固醇食物。意识清楚者指导其缓慢吞咽,少食多餐。留置胃管者,要注意胃管的位置应避免堵塞幽门口,食物注入速度要缓慢,食物冷热、粘稠度要适宜,避免注入空气。还应保持大便通畅。

    2.4 呃逆的处理 呃逆时给予舒适体位,保持病室安静,可指导患者大口吞饮或鼻饲温水。指导屏气或深呼吸以阻断患者的反射弧或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对神志清楚而因心理因素出现呃逆者可使用暗示疗法。如因中枢性紊乱所致呃逆者,可采用牵舌疗法。即患者取侧卧位或半卧位伸舌,用湿纱布包住舌头轻轻向外牵拉,每次用力牵拉持续30s,然后松手使舌体复位,如此反复致呃逆停止[5]。采用穴位疗法,如重压合谷穴或内关穴处,可引起剧烈疼痛,反射性终止呃逆;也可采取方法刺激患者引起呕吐缓解呃逆。也可遵医嘱给予氯丙嗪、胃复安、维生素B6或654-2肌注或进行穴位封闭,治疗呃逆效果良好。
, 百拇医药
    2.5 用药护理 应用山莨菪碱可能会引起口干及尿潴留,需向患者说明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惊慌;应用异丙嗪、氯丙嗪须注意呼吸抑制、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昏迷、癫痫及严重肝功能损害者,禁用氯丙嗪。青光眼及前列腺炎者,禁用654-2。

    3小结 呃逆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在积极处理原发病的同时,还要注意尽早发现和防治各种诱发因素,尽早进行治疗及护理干预,避免病情加重,以使脑卒中患者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 刘国红.手术病人呃逆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J].现代医院,2003,3(4)∶50.

    [2] 罗利.32例急性脑卒中继发顽固性呃逆原因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5,22(6):855.

    [3] 王辉.呃逆与脑血管病[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11(26):1576-1577.

    [4] 张振同,张风英.急性脑血管病顽固性呃逆与上消化道出血的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7):732.

    [5] 周平波.马雨慧.周瑞红.牵舌法治疗呃逆的临床观察42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12., 百拇医药(马薇 王淑伟 齐凤)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D > 打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