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1
编号:13743583
86例鼻窦手术临床治疗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1
     【摘 要】目的:分析鼻窦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便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方法:为患者实行鼻内镜治疗。使鼻窦及鼻腔处于充分通气状态,以保证引流通畅,为患者保留鼻黏膜及鼻腔固有的生理结构;术中,如发现肥大的下鼻甲及中鼻甲或息肉,可将其外折或部分切除,矫正偏离中位的鼻中隔。结果:在86例患者中,治愈了65例;18例为显效,其余3例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6.5%。结论:鼻内镜的手术治疗方法在治疗鼻窦炎、鼻甲肥大及鼻息肉方面具有优势,治疗的有效率高,且能减少鼻窦的复发,可以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鼻窦;手术;鼻窦粘膜

    【中图分类号】R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079-02

    鼻息肉及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当中的临床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嗅觉减退、流脓涕、鼻塞及黏性鼻涕等[1]。本文分析了86例鼻窦手术临床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取鼻窦手术临床治疗的86例患者,其中男50例,女36例;患者的年龄在20岁至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2岁;患者的病程在3周至11年之间,平均为3.74年;25例为双侧发病,61例为单侧发病;86例患者在入院时均伴有头痛、嗅觉减退、流脓涕及鼻塞等症状;42例患者为鼻息肉、鼻窦炎1型,30例为2型;14例为3型。86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无效,转为外科手术治疗,手术之前为患者做了鼻内镜检查及CT鼻窦扫描。

    1.2方法

    在施行手术之前,让患者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手术治疗方法如下:为患者实行鼻内镜引流手术治疗。保持鼻窦及鼻腔处于充分通气状态,保证引流通畅,为患者保留鼻黏膜及鼻腔固有的生理结构。以术前的内镜检查结果作为依据,来确定实施手术的范围。如为1型病变,则将钩突切除,开放后组筛窦及前组筛窦,将额隐窝及上颌窦的自然口扩大;如为2型病变,则将钩突及息肉切除,并开放所有鼻窦或上颌窦;如为3型病变,则需将筛漏斗开放或行开放全鼻窦术。术中,如发现肥大的下鼻甲及中鼻甲或息肉,可将其外折或部分切除,矫正偏离中位的鼻中隔。手术完成后,填塞海绵或带有凡士林成分的纱布;术后1天至2天,可将纱布松除;对血痂及鼻腔积血进行定期清理。术后随访的时间为半年至两年。
, 百拇医药
    本次疗效的评定标准如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得以消失,行内镜检查后发现鼻窦的窦口开口愈合良好,没有出现脓性的分泌物,说明疾病已治愈;治疗后临床症状得以明显改善,行内镜检查后发现黏膜肥厚、水肿,出现少量脓性的分泌物说明具有显效;如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行内镜检查后发现窦口闭锁、狭窄,窦腔黏连,且有息肉及脓性的分泌物说明治疗无效[2]。

    2 结果

    在86例患者中,治愈了65例(75.6%);18例为显效(20.9%),其余3例为无效(3.5%),本次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5%。

    3 讨论

    鼻窦炎分为慢性与急性,如急性鼻窦炎没有得到有效地治疗,致使其反复发作,则容易引起慢性鼻窦炎,对于鼻窦炎的治疗,目前还没有最理想的方案。赘生在鼻窦黏膜或鼻腔上的突起肿块即为鼻息肉,鼻息肉好发于鼻顶部及鼻腔外侧壁,鼻息肉并不是真性肿瘤,而是变态反应或鼻窦发炎时导致的黏膜水肿,多为炎症息肉与过敏息肉[3]。当鼻息肉形成后,就会致使患者出现呼吸不畅及鼻塞症状,进而引起头痛及嗅觉障碍。鼻窦炎患者的鼻黏膜会出现息肉样变、增厚、水肿、血管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等现象;如患者的分泌腺管被阻塞,则有可能会导致囊性改变,也可能导致骨膜增厚,当骨膜增厚时,窦壁就会变薄。当黏膜的纤维组织出现增生时,腺体就会出现萎缩状态,血管也会被阻塞。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治疗鼻窦的方法主要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当经过保守治疗后,疾病并没有获得好转,则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外科治疗中的鼻内镜治疗被应用的范围最广[4]。鼻窦内镜手术的本质为中鼻道内镜手术。因患者的病变程度不同,暴露中鼻道的程度也不相同,在手术之前可收缩黏膜或以利多卡因作为麻醉药物,以将手术视野扩大。相对传统手术而言,内镜手术的视野有着特殊性,需要对镜下的鼻窦组织结构进行认真辨别,对内镜具有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利用,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切除中鼻甲的部分侧壁,以使手术视野变得更好。内镜手术的治疗目的为:使鼻腔病变所导致的鼻道引流不畅、通气不畅及鼻窦等症状得以恢复,并尽可能地使鼻窦黏膜纤毛固有的清洁功能得到恢复[5]。因此,在手术中,应尽量为患者保留正常的鼻窦黏膜,以防止手术后形成的瘢痕引起鼻腔鼻窦闭塞及狭窄。在本次研究的86例患者中,采用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5%,充分说明了采用内镜手术治疗鼻窦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综上所述,如采用手术的方法治疗鼻窦,则可以优先选择鼻内镜的治疗方法,因为此法比传统的手术方法在治疗鼻窦炎、鼻甲肥大及鼻息肉方面更具有优势,治疗的有效率高,且能减少鼻窦的复发,可以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应用。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陈国均.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386例临床观察[J].医学文选,2009,25(4):645-646.

    [2] 许庚,李源,谢民强.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术腔黏膜转归阶段的划分及处理原则[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9,34(5):302-305.

    [3] 李刚.鼻内镜下鼻窦手术60例临床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1,22(22):45-46.

    [4] 徐岱松.鼻内镜手术治疗 108 例慢性鼻窦炎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09,8(32): 56-57.

    [5] 张卫国,张家玲,王晶晶.鼻内镜下鼻窦手术 285 例保护黏膜体会[J].中国内镜杂志, 2009,17(12):1335-1337., 百拇医药(杨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