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2
编号:13742257
浅析糖尿病病人的家庭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2
     【摘 要】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从而导致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及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等代谢异常。该病发病率较高,且具有遗传倾向,为慢性、终身性疾病,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逐渐严重,糖尿病患病率也在迅速增加。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出现多系统损害甚至衰竭,如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糖尿病现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缺乏对糖尿病治疗相关知识及技能的了解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出现各种急、慢性的并发症,这样一来患者患病后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生理等各方面均受到影响。因此,增强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能力,是医护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糖尿病;家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185-01

    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本人在该文当中主要是对非药物治疗的护理来进行分析该如何正确地进行家庭护理。本文主要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 http://www.100md.com
    1 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终生治疗的疾病,长期血糖波动加之病人对各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恐惧,以及对糖尿病的不了解和社会上一些对糖尿病的夸大、不实的宣传,使糖尿病病人易发生心理障碍,从而影响糖尿病预后。我们可以因人而异应用各种心理干预方法,从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能以积极的心态执行医嘱,达到促进和保持健康的目的。我们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过度焦虑、恐惧、抑郁。现本人将对糖尿病常出现的心理障碍的心理护理介绍如下。

    1.1焦虑及护理

    病人因对糖尿病缺乏了解而焦虑,表现为担心血糖控制不佳,害怕出现各种并发症等。病人往往会表现为呼吸困难、窒息感、胸痛、感觉异常、腹部不适、盗汗、怕冷等。

    患者如出现了焦虑的症状,无论是患者的家属还是专门从事家庭护理的护理人员要帮助焦虑病人排解压力:首先要学会倾听病人,让病人说出自己的顾虑,然后有针对性的解释,恰当的说明病情,以便减轻病人压力,提高病人自我调节能力[1]。
, 百拇医药
    1.2恐惧及护理

    病人的恐怖症状多表现在对血糖测定、胰岛素注射产生持续及不必要的恐惧以及极力回避。应该对患者进行了如下护理:将此病人与另一位血糖控制良好且心态积极的病人认识最好能安排在一起聊一聊,使病人增强信心。为病人讲解相关的医学知识,讲解时应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医学术语[2]。告诉病人早期注射胰岛素优点以及应该如何正确的使用。争取能让患者自己注射胰岛素。

    2 饮食护理

    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的非药物治疗。患者一经被为确诊糖尿病,就应由医生根据患者本人的情况(身高、体重、劳动强度等)计算病人每日所需的总热量以及蛋白质、脂肪、糖等三大物质的给予量,然后由营养师制订食谱(糖尿病餐)[3]。病人应自觉地严格遵守,除食谱所规定的饮食外,不应擅自进食任何食物。因为饮食失调或暴饮暴食均可能诱发糖尿病的并发症,将会造成严重后果。特别是肥胖者,其通过认真控制饮食,不但能减少体内的脂肪,还可增强胰岛素的功能,使之能充分地处理体内的葡萄糖。
, http://www.100md.com
    简单地说,糖尿病的饮食要点是:(1)饮食要均衡,以摄取足够的营;(2)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3)避免糖类或含糖食物。(4)适量节制含淀粉类食物。(5)多选食高纤维素食物。(6)少用油量、特别是动物脂肪。(7)烹调宜清淡,避免太多调味品及盐份高的食物。

    3 运动护理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的劳累,症状明显和并发症多的病人则应卧床休息。如患者的血糖、尿糖控制良好,自觉症状也较轻时,可进行适当的运动,因肌肉运动可促进血糖的利用,增强体质,使生活内容丰富,消除紧张的精神状态。

    3.1 运动类型:糖尿病患者最好选择持续、规律、适量的有氧运动,尤其是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例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体操、太极拳等,其中步行是最安全、容易坚持,可作首选的锻炼方式。

    3.2 运动时间指导:患者的运动可从10分钟开始,逐步延长至20~60分钟,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共同决定运动量,两者可协调配合每周锻炼3~6次最适宜。应注意在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较为合适,不宜空腹运动,防止诱发酮症和低血糖的发生。
, 百拇医药
    3.3 运动量与强度:患者可以进行自我监测,使运动时的心率=170-年龄[7]。指导患者在运动前做准备活动即5~10分钟的轻微运动;运动后进行5~10分钟的慢走,自我按摩等放松活动,可促进血液回流,防止突然停止运动造成的肢体瘀血,回心血量下降,昏厥或心律失常等。判断运动量适度方法:①运动量适应:运动后微汗、愉快、感觉轻松、食欲、睡眠良好,次日体力充沛,有继续运动的愿望。②运动量过大:运动后出现大汗、头晕、眼花、胸闷、气短,且脉搏在运动后5分钟仍未能恢复;次日周身乏力、且无运动的愿望。③运动不足:运动后身体无发热感、无汗、脉搏2分钟内恢复或无变化。

    3.4 注意事项:首先运动之前需评估控制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运动方式、时间、运动量,第二是预防意外发生,运动不宜在空腹时进行,运动时间应避免胰岛素作用的高峰期,胰岛素注射的部位应避开将要进行运动的肢体,这样可以避免胰岛素吸收过快,血糖降低过快,防止低血糖发生。运动中注意补充水份,随身携带糖果,当出现饥饿感、心慌、出冷汗、头晕、四肢无力或颤抖等低血糖症状时身体出现不适感应暂停活动且食用随身携带的糖果,第三是运动时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卡上写有病人姓名、年龄、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病情等以备急需,运动后作运动日记,以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 http://www.100md.com
    3.5 运动禁忌症:对于血糖控制不好,血糖大于13.3mmol/L或有尿酮体阳性、严重感染、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和严重的微血管病变者不宜进行运动。

    糖尿病家庭护理可以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更让患者感受到自己被家人的重视,并且家庭护理是一种经济、快捷、实用且病人易于接受的护理。家庭护理可逐渐观察到糖尿病患者心理疾病,饮食状况、运动状况的变化并积极实施正确方案,对控制疾病的进展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夏泉源主编.内科护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 高建群、熊红霞主编.内科护理学.第1版.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2010.

    [3] 李洪军主编.食物中的降糖药.第1版.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4] 张培生.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http://www.100md.com(王若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