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2
编号:13742269
心理护理用于剖宫产产妇护理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2
     【摘 要】目的:研讨心理护理用于剖宫产产妇护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进行剖宫产手术产妇220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100例,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乙组患者120例,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联合心理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方法的实施。结果: 乙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住院治疗时间、显著优越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产妇满意度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治疗时间、稳定产妇的情绪获得较高的满意度,适宜针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应用。

    【关键词】剖产手术;产妇;心理护理;常规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194-02

, 百拇医药     伴随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注重于人性化的医疗技术服务,近些年来心理学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较为广泛的被应用,得到较好的发展。为更好使剖宫产术后产妇得到较好的康复治疗,我院针对剖产术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治疗,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进行剖宫产手术产妇220例,其中初产妇为168例,经产妇为52例,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30.5±2.5)岁,220例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产次等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甲组患者100例,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其中包括保持患者生活环境安静舒适,建议采取母婴同房居住,保持室内外的安静和整洁,适当的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遵医嘱及时的进行静脉药物的滴注,对手术切口的敷料进行及时的更换。乙组患者120例,除常规性护理措施外对术后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1)洞察心理关心问题,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态及所关心的问题;(2)依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生活地区,对其进行热情的交谈,消除患者因手术导致的紧张焦虑的情绪;(3)对待在术后对生产婴儿性别的年龄不满意的患者,进行劝导,并讲解男孩和女孩的共同之处,举例说明女孩的好处,缓解其抑郁的情绪。同时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劝导,增加患者家属对产妇的理解。(4)对术后产妇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详细讲解,消除术后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缺乏,而导致的护理误区,缓解其手忙脚乱的情况。
, 百拇医药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护理的满意度,住院治时间。

    1.4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AS8.0统计软件,以 ±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2结果

    乙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住院治疗时间、显著优越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产妇满意度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妊娠期妇女经历了十月怀胎,在进行剖宫产手术后,从心里及精神上都给产妇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产后的妇女多发生抑郁情况,因进行剖产后产妇身体上经受了很大的创伤,因生产婴儿的性别不满意等,给术后产妇的心理造成的很大的压力,导致烦躁、焦虑的情绪发生,给术后产妇的恢复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不佳,住院治疗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等,情况的发生。
, 百拇医药
    近些年来,我院对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应用心理护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通过对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术后产妇的心理活动进行详细的了解,针对术后产妇所关心和困扰的问题进行解决,帮助术后产妇走出心理误区,使术后产妇能保持愉悦的心情。

    本文通过对我院进行剖产术后的220例产妇,进行常规性护理措施及联合应用心理护理措施的方法,进行术后产妇的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进行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组别的产妇,治疗依从性,住院治疗时间及治疗满意度均显著的优越于单纯采用常规性护理组别的患者,差异性明显。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治疗时间、稳定产妇的情绪,增加术后产妇对临床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宜针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应用。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范玲,吴连方.产妇分娩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5):276-278.

    [3] 惠芳,张乐群,耿水英.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护理[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5,20(17):2086—2087., 百拇医药(魏晓芬 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