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2
编号:13742271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2
     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指用不开刀的方法将肾内的结石取出,与既往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成功率高、创伤性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我院于2011年1月~2012年7月共开展86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现将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术;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196-01

    1 临床资料

    上尿路结石患者共86例,男47例,女39例,年龄29---62岁。本组患者的结石直径1.2~5.5cm。单发结石71例,多发结石15例,其中鹿角形结石4例,结石位于肾60例,输尿管上段26例(第4腰椎以上),患肾有手术史者6例,合并泌尿系感染2例。
, 百拇医药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因患者普遍对手术存在恐惧、焦虑心理。针对这些,护士给患者耐心讲解新手术方式与开放手术相比的优越性,介绍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带患者与已经行该类手术的患者进行交流,消除思想顾虑,增强对手术的信心,以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手术。

    2.1.2 术前准备 常规进行术前检查,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先行内科治疗,对有泌尿系感染先控制感染,做好备皮、皮试、配血等。术前练习俯卧位,以防术中不能耐受俯卧位时出现呼吸困难而致手术中断,指导患者术前禁食12h,禁饮4h,肠道准备(术前晚用0.1%肥皂水行不保留灌肠1次)。术日晨测患者生命体征,结果正常者方可手术。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观察 术后24 h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变化,严密监测其血压、呼吸、脉搏及血氧饱和度,观察引流液色、量、性状,一般术后患者尿液为不同程度的淡红色,做好不同时段尿液色的对比,及早判断有无出血,并准确记录各管道引流量,若出血明显,需延长卧床时间。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压疮。
, 百拇医药
    2.2.2 留置导尿管护理 留置导尿管是导致尿路感染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需严密预防尿路感染: (1)妥善固定导尿管,其高度不可超过耻骨联合水平,防止发生逆行感染。(2)持续开放导尿管,减少膀胱内尿液反流至肾盂的机会。(3)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3 000 ml以上,以便有足够的尿液持续自然地冲洗尿道。(4)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留置导尿管期间,每日2次用碘伏棉球清洁尿道外口,定期更换引流袋。(5)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为3~5天,拔管前夹管,每2 h开放1次,避免憋尿,训练膀胱排尿1~2天后,待膀胱内充满尿液时拔管,拔管后即让患者排尿。

    2.2.3 留置双“J”管的护理 双J管为植入体内的异物,应观察患者有无膀胱刺激征、血尿、尿液返流、双J管移位等情况。术后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出血或黏膜剥脱,留置双“J”管不但能起到引流、支撑作用,小结石还可沿双“J”管下滑,有助于结石排出。留置时间视术中情况决定,一般4周左右拔管。留管期间鼓励患者多饮水及时排尿,观察尿量与尿液颜色,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咳嗽等腹压增高引起双J管移位。本组术后均留置双J管并按时拔出。
, 百拇医药
    2.2.4 肾造瘘管护理 (1)防止肾造瘘管脱落,妥善固定,防止管腔受压或引流液逆流。(2)观察造瘘口渗血、渗液情况及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作记录。(3) 术后卧床休息,至引流液颜色转清后再逐渐开始活动,若活动后转为鲜红色液体,则应继续卧床休息。(4)肾造瘘管一般留置3~5天,等尿液颜色逐渐转清,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后,即可夹闭24~48 h,如无不适即可拔除肾造瘘管。(5)保持肾造瘘口敷料干燥清洁,发现敷料渗湿立即更换。拔除肾造瘘管后造瘘口若渗液较多,嘱患者健侧卧位,通知医生用无菌凡士林纱布堵塞造瘘口。

    2.3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3.1 术后出血 术后出血是经皮肾镜碎石术最常见的并发症,轻微出血或血尿多是引流管和支架管或手术碎石损伤黏膜所致,适当抗炎、止血处理可缓解,如不缓解甚至出血量增加,应注意是否为凝血功能异常,或过多使用止血药的缘故,应及时补充红细胞和凝血因子,夹闭造瘘管压迫止血,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 百拇医药
    2.3.2 感染 术后发热可能与尿路已存在感染或与输尿管逆行插管、冲洗及受伤时间长,肾盏内压力高及术后解除梗阻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术前使用抗生素预防,术中注意使灌注液流出顺畅。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必要时采用物理与药物降温措施。本组中有5例患者术后出现高热,体温38.5℃~39.5℃,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并监测体温,让其多饮水,保持病房空气流通,2天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2.3.3 血尿 由于术中损伤肾黏膜,术后残余结石和双“J”管刺激输尿管和膀胱黏膜所致,遵医嘱予以止血,抗炎药物治疗,术后6 h嘱患者大量饮水,保持尿量在每小时100 ml以上,一般2~3天血尿自动消失。

    2.3.4 尿瘘 较少见,表现为造瘘管在位渗出尿液,局部敷料渗湿,多由血块或碎石堵塞造瘘口所致。可向远端挤压造瘘管或用无菌生理盐水低压冲洗造瘘管,并注意保持管道通畅。[1-2]

    3 出院指导
, 百拇医药
    由于术后常规向患侧输尿管内留置1根双“J”管,部分患者会出现排尿疼痛、尿频、血尿等情况,多为双“J”管膀胱端刺激所致,应向患者解释清楚,指导患者在置管期间不做四肢和腰部同时伸展的动作,不做突然下蹲动作及体力劳动,防止双“J”管滑脱和上下移动,1个月后来院复查腹部平片,并拔除双“J”管[3]。指导患者观察尿色、量,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定时复查。嘱患者多饮水,2000~3000ml/天,以增加尿量,减少尿中物质沉淀;可服大量食醋、果汁、酸化尿液,防止尿液沉淀;少饮浓茶、咖啡,少食豆制品、菠菜、动物内脏等,防止结石复发。

    参考文献:

    [1] 余细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手术配合和手术护理.中国医药指南[J]2012. 10(9):558-559.

    [2] 梁丽绵.杨从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中国医药指南[J]2012.10(9):247-248.

    [3] 温贤秀.何述萍.泌尿外科护理工作指引[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153., 百拇医药(谢蓉 李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