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2
编号:13742302
3例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2
     【摘 要】通过对3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椎间隙感染患者的护理,总结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椎间隙感染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肢体运动情况,早期发现及时报告的同时,注重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体位护理、术前的充分准备及术后的精心护理,加强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的共同配合,使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隙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222-01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椎间隙感染是脊柱外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感染发生,治疗及处理均非常棘手。由于椎间盘是人体最大的无血供应组织,机体的免疫功能难以发挥,抗生素也很难在其中形成有效的抗菌浓度,因此即使大剂量联合使用抗生素,效果也不明显,痛苦极大,给病人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1]。近来,我院已治疗椎间隙感染3例,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我们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体位护理,预后良好,现就护理工作谈如下体会: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1年2月-2011年8月,我院3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并发椎间隙感染,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31-55岁,发生时间为术后7-15天。椎间隙感染部位L 4-5,L5-S1,住院时间最短63天,最长126天。

    1.2 病情观察 2例均在术后原症状消失,缓解后7-15天内再度出现切口部位剧烈疼痛,翻身、咳嗽、排便可诱发或加重疼痛;1例严重病人,触摸双下肢或盖被均可诱发剧痛,手术切口有明显压痛,发热持续数天;3例均有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阳性,下肢感觉及大小便均正常。

    1.3 治疗效果 3例患者均先采用保守治疗,限制活动,绝对卧床休息,早期足量联合使用广谱抗菌素,同时适量给予激素。2例患者3周后症状明显好转,9-11周治愈;1例症状无明显改善,行椎间隙感染病灶清除术[2],后用生理盐水加庆大持续冲洗,并置引流管1根,疼痛即明显好转,18周治愈。
, 百拇医药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严重疼痛的痛苦与恐惧,患者术后对并发症不理解,误以为手术失败,加之腰部剧痛,对医护人员不满,出现敌对情绪,对护理不合作。应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尽早发现患者的情绪变化,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此病的发生、治疗及护理,关心、同情、体贴患者,生活上予以照顾,护理操作在强烈镇痛药起效后或在疼痛缓解期进行。对焦虑、紧张、激动者,以稳定患者情绪为主。在护理过程中,关心及注意患者每一个动作,及时与医师沟通,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安慰、关怀和体贴,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树立战胜疼痛的信心,并在治疗和护理上取得患者的配合。

    2.2 疼痛护理 应首先让患者家属保持镇静,尽量减少抚摸、按摩患者腰部等可能引起疼痛的动作;注重病室通风及患者保暖,保持空气清新,避免呼吸道感染,以防咳嗽。在精神上给予患者以安慰、鼓励,使患者尽量保持安静,减少疼痛发作次数。发作时指导患者放松紧张情绪,并遵医嘱予止痛剂,减轻疼痛程度。指导患者多听音乐、引导性假想、放松肌肉等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来减轻疼痛。
, http://www.100md.com
    2.3 体位护理 遵医嘱予平卧硬板床,绝对制动,女患者小便时使用接尿器,避免使用大便盆而抬起臀部引起胸腰段的脊柱向前屈曲。患者大便时尽量使用一次性尿垫。鼓励病人应用曾经有效解除疼痛的体位,同时做好晨晚间护理。

    2.4 术前护理 对经保守治疗无效,症状加重行第2次手术治疗患者,护土向具讲解再次手术的目的、方法、结果,与保守治疗相比的优点,使患者消除因第1次手术并发症带来痛苦而对手术的恐惧和不信任感,乐意接受手术,配合治疗;同时按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指导患者更换内衣,掌握正确的翻身姿势,理发剪指(趾)甲,吸烟者劝其戒烟,查体有无皮肤破损的感染灶,术前一日术区备皮,碘伏消毒,无菌纱布敷盖,术日晨再次碘伏消毒,遵医嘱常规进行药敏试验。根据麻醉方式,告知饮食注意事项及禁饮食时间。

    2.5 术后护理

    2.5.1 搬动时平稳的将病人平移至病床,减少震动,减少血压的波动,注意保护导管勿使脱落。
, 百拇医药
    2.5.2 平卧硬板床,去枕平卧6h,观察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5.3 冲洗管及引流管的护理:引流袋应挂于床平面以下,不可高于身体平面,防止引流液逆流于切口内,冲洗瓶内的抗生素要足量持续的应确保冲洗管及引流管的固定通畅,防止扭曲。术后第1-2天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同时记录冲洗量和引流量,并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注意伤口敷料的清洁,如伤口浸润,更换敷料,防止感染。

    2.5.4 注意观察腰部疼痛症状:术后注意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麻醉清醒后要及时询问双下肢感觉运动状况,并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腰部疼痛症状大多明显改善,如无改善反而加重或出现双下肢感觉运动异常,说明椎间隙感染并末控制或引起蛛网膜感染,应加强抗感染治疗,遵医嘱使用足量的抗生素并按时间给药,以保证有效的血液浓度[4],及时协助完成相关检查,如细菌培养、血常规等。

    2.5.5 饮食护理 加强营养,鼓励患者摄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适当增加富含纤维素食物、蜂蜜、果汁等,以防便秘 。
, 百拇医药
    2.5.6 褥疮护理 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 定时翻身并按摩受压处;采用轴线翻身,避免拖拉。

    2.5.7 导尿管的护理 每日清洁外阴,用碘伏消毒尿道2次并更换尿袋,鼓励患者多饮水,防止泌尿系感染。

    2.5.8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下肢功能煅炼,足趾的屈伸和直腿抬高活动,防止神经根粘连,协助患者翻身,防止脊柱扭曲;患者4周后开始在床上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6周后佩带腰围离床活动,以便尽早地恢复脊柱功能,促进背仲肌韧带力量的增加,增加脊柱的稳定性[3]。腰围不可长期使用,通过功能锻炼来加强腰背肌的力量,以免肌肉退化萎缩。注意腰背部保暖。

    总之,要最大限度地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精心的专业护理,康复指导、功能锻炼,使患者尽早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振华,周建生.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Ⅱ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脊拄脊髓杂志,2002,10(6):350-351.

    [2] 胡比威,曾凯斌.谭益云,等.经皮病灶清除持续灌洗治疗术后重症椎间隙感染[J].医学临床研究,2008,4(25):724-725

    [3] 李晶,吕国华,康意军等.术后重症腰椎间盘炎治疗方法的比较[J].中华骨科杂志,2002,22(2):70—71.

    [4] 邵建萍.周电刊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366—367., 百拇医药(周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