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212
编号:13742342
外敷何氏消肿止痛散治疗输液性静脉炎166例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12
     【摘 要】目的:观察何氏消肿止痛散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何氏消肿止痛散治疗输液性静脉炎166例。结果:本组166例中,显效145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外敷何氏消肿止痛散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疗效确切,方便实用,值得向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关键词】输液性静脉炎/中医药疗法;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止痛剂(中药)/治疗应用;何氏消肿止痛散;外治法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254-02

    输液性静脉炎是指由于静脉输液引起的浅表静脉局部炎症,是静脉输液最常见的并发症。从2007年6月-2011年6月,在我病区住院病人并发生输液性静脉炎的166例患者,采用外敷何氏消肿止痛散,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 http://www.100md.com
    本组166例患者中,男75例,女91例,年龄45~81岁,平均69.5岁。使用静脉留置针25例,输抗菌素类药物外渗33例,输?-七叶皂苷钠52例,输甘露醇48例,其它药物8例;注射部位:上肢静脉滴注141例,下肢静脉滴注25例。参照由中华护理学会静脉输液护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其源文件是翻译的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编写的《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2002版和2006版。将静脉炎分为4级:0级:没有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1英寸,有脓液渗出[1]。本组166例中,1级72例,2级66例,3级28例。

    2 方法

    外敷何氏消肿止痛散。何氏消肿止痛散系何氏秘方,院内制剂(药物组成:当归15g、赤芍9g、川芎9g、红花6g、乳香6g、没药6g、木香9g、青皮9g、牛膝9g、延胡索9g、血通9g等),干燥,粉碎成最细粉,全部通过 6 号筛,混合均匀,灭菌,分装成每袋 50g,将白酒加入适量药粉中搅拌,再加入温水搅匀,以50%白酒与食用水按1∶1比例将药粉调成糊状,加盖密闭后备用,每次10g,在静脉输液局部出现红肿、疼痛或局部渗液肿胀部位,外敷药物面积为比红肿部位宽1cm,厚度约为0.4cm;在穿刺静脉处,避开直径约1cm针眼区域。油纸覆盖,保持24小时,每天1次,3次为1个疗程。使用过程中若有皮肤发红或瘙痒等皮肤过敏反应者停用,孕妇慎用,皮肤破损者禁用。
, 百拇医药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局部肿胀、疼痛、灼热症状及网状条索状红线消失,静脉弹性恢复,血管通畅为显效;局部疼痛及红肿消退,条索状静脉变软为有效;治疗时间>5d,局部组织红肿,疼痛无明显改善,静脉呈条索状改变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

    本组166例中,显效145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100%。治疗时间最短1d,最长5d,绝大多数病人在3d之内。

    4 讨论

    输液性静脉炎为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多由于从静脉中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或因静脉内放置的塑料导管时间过长、刺激性较大损伤静脉血管内膜,导致局部静脉壁的破坏、变硬、局部红肿疼痛等化学性炎症反应。输液过程中因穿刺及药物刺激所致局部脉络血行不畅,瘀血阻滞,不通则痛;中医认为,血循不畅,凝聚肌肤,津液输布受阻则肿胀,正所谓“形伤肿,气伤痛”;瘀血内蕴,瘀久化热,则局部发热;脉络损伤,血溢肌肤或血热内蕴则局部发红。其机理在于气滞血瘀,热毒凝滞于血脉,致使局部脉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治疗当以清热、化瘀、散结为主[2]。而何氏骨科则认识到应重视有形之血,更应重视无形之气,“从气论治”才是损伤治疗的大法。因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要使血液循环正常,先使气机舒畅;要使瘀血排除,先使气血通利。治则应是行气活血、消肿止痛。[3]
, http://www.100md.com
    何氏消肿止痛散药物组成中,川芎辛温香窜,走而不守,上行巅顶,下达气海,中开郁结,外彻皮毛,旁通四肢,入血分而行气,气行则血活,血脉流畅,瘀滞消散,为血中之气药,实具通达气血之功效,长于行气活血止痛;当归既生血活血,又活血化瘀,为治血病之要药,养血调血,活血止痛,能增强川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力;外伤肿胀、疼痛,系气滞血瘀、经络闭阻所致;木香行气止痛,青皮疏肝脾、破气滞、散结消坚止痛,促进活血化瘀,有助于瘀肿的消散;乳香、没药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血通主通血脉,利关节,消肿散瘀;赤芍既清热凉血,又增强川芎、当归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使血止而瘀不留;延胡索活血行气,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瘀;红花辛散温通,故有活血祛瘀通经之效,能增强川芎活血化瘀;牛膝长于引血下行,活血通经,通利关节,消肿止痛;诸药合用,共奏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之奇功。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川芎能扩张血管,明显地抗血小板凝聚,抗血栓形成,并有一定的溶血栓作用;当归也有生肌止血、松弛肌肉、降低软组织炎症性反应及改善末梢神经和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赤芍有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扩张血管等作用,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延胡索有较强的止痛、镇痛作用;红花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和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牛膝有加速血流,扩张血管,减低血液黏度等作用。
, 百拇医药
    临床实践证明,外敷何氏消肿止痛散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疗效确切,方便实用,值得向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22

    [2] 张镜. 自制银丹膏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J]. 护理学杂志,2009,24(19) (综合版):23-24

    [3] 何天佐.何氏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

    作者简介:

    余悦(1975-)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百拇医药(余悦 邬强 杜娟 闫珊 谭军勇 蔡新益)